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劉志峰在中國房地產金融論壇上強調 加快房地產金融創新的步伐 吳曉靈出席并講話
瀏覽次數:9991月11日,由建設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主辦的“中國房地產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辦,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在講話中強調,健全房地產金融體系對于保持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快房地產金融創新步伐,進一步健全房地產金融體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出席論壇并講話。
劉志峰說,我國房地產金融是隨著房改的推進逐步發展起來的,為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貢獻。截至2006年11月30日,房地產貸款余額已經超過3.6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超過2.2萬億元,占同期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余額的1/3以上。隨著房地產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以及在金融市場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健全房地產金融體系對于保持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與完善住房制度,加強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要求相比;與防范金融風險、保持金融穩定的要求相比,還需要加快房地產金融創新步伐,進一步健全房地產金融體系。
劉志峰從六個方面談了房地產金融創新:
一是調整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促進供求總量平衡。應當通過發展房地產投資基金等適當的金融投資工具,開辟房地產開發的直接融資渠道,同時引導居民資金轉向投資這些專門的房地產投資品種,既增加住房供應,也減輕投資性購房需求的壓力,從而緩解當前房地產市場中需求過旺等突出問題,調整住房供求關系,促進市場供求總量平衡。
二是發展中小套型、中低價位住房,調整住房供應結構。房地產金融創新要服務于推動中小套型、中低價位住房的建設和消費,增加其在商品住房供應中的比例。同時,要繼續實施有區別的信貸政策,在首付款比例等方面,充分發揮信貸政策對引導居民合理住房消費的作用,積極支持居民購買自住住房消費貸款,嚴格限制投機性購房貸款,控制投資性購房貸款;積極支持居民購買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限制購買大套型、高價位商品住房的貸款。
三是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推進住宅產業化。根據中央關于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的要求,要圍繞住宅生產和消費的各個環節,健全相應的技術經濟政策。在房地產金融方面,要嚴格限制對高耗能、高污染住宅建筑材料和部品的生產貸款。對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生產和推廣應用,制定相應的信貸支持政策;對達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保要求的住宅開發建設和消費,在信貸政策和新的金融工具創新等方面給予支持,加快住宅產業化進程。
四是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健全房地產市場供應體系。當前,我國租賃市場結構不完善,面向較高收入家庭的住房租賃發展較快,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參加工作群體的租賃供應較少;個人私房租賃較多,機構投資者租賃經營住房的極少。重要原因之一是金融業對租賃型住房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缺乏有效支持。從事住房租賃經營的企業只能以企業流動資金的方式融資,缺乏長期穩定的融資渠道,客觀上限制了租賃住房的供應。要通過金融產品創新,支持專業機構或企業開發建設、收購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租賃住房,增加租賃住房的供應,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同時,要圍繞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包括廉租住房),開拓長期、低成本的融資渠道,健全保障性住房供應體系。
五是健全房地產交易機制,保證交易安全。當前,一方面,要加強對商品房預售款的監管,保證預售資金(包括訂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設;另一方面,要開辟新的開發融資渠道,促進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的多元化,逐步弱化商品房預售的融資功能,為改革完善商品房預售制度創造條件,建立開發企業、銀行和購房人之間風險和利益對等的關系,保證交易安全,防范金融風險。
六是支持中低收入家庭改善居住條件,健全住房保障體系。目前,我國基本建立了面向低收入家庭的經濟適用住房制度和廉租住房制度,但住房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在有能力進入市場的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之間,存在一個“夾心層”,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根據國外的一般經驗,解決這部分居民的住房問題主要依靠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支持。要根據城鎮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特點及收入變化趨勢,發展政策性個人住房貸款品種,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購買自住住房,改善居住條件。當前要建立以政府信用為基礎、以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購房為宗旨的政策性住房貸款擔保機制,增強這部分居民的貸款信用,建立長期、低息的個人住房貸款體系,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
摘自: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