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色视频_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传区网站_中文字字幕人妻高清乱码国产亚洲精品第一页综合_美少妇自慰av无码日韩一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深圳市建設局召開施工安全大檢查工作總結通報大會
瀏覽次數:1836

  2月12日,深圳市建設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召開全市建筑施工安全大檢查工作總結通報大會,李平局長出席會議并講話,各區建設局、行業各協會負責人,全市建設系統施工企業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和項目經理,監理單位負責人和項目總監以及建設單位1100余人參加了會議。此次會議打響了建設局系統質量安全年第一仗,在全國首次公布建筑施工安全大檢查排序名單,為全面推進質量安全年活動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深圳市建設局通報了全市施工安全生產大檢查情況,首次在國內對在建項目施工安全檢查評價結果進行統一排序,對27個項目、28家施工企業、27個監理單位進行了通報批評,對23個項目、23家施工企業、23家監理單位進行了通報表揚,兩家先進單位介紹了經驗。

  李平局長指出,當前全市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總體穩定,繼續處于可控狀態。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施工安全問題仍比較突出,形勢不容樂觀,距施工安全根本轉變的目標還相差很遠。他強調,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構建和諧行業,構建和諧行業首先要構建安全行業,構建安全行業首先要做好安全生產,要全面貫徹落實質量安全年各項工作措施,確保安全目標的全面實現。2007年重點要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強化安全生產各責任主體的責任。要完成質量安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實現預定目標,落實各方主體責任。工程項目的建設、監理、施工、檢測等單位是建筑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必須切實履行好《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安全生產職責。

  二要強化政府安全監管職責。要保持高壓態勢,處罰到位,對凡是違反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發生重大事故,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拒不整改的施工企業和負有責任的勘查、設計、監理、檢測等單位,按照《深圳市建筑市場嚴重違法行為特別處理規定》,一律暫停其投標資格,暫停辦理其承接工程的施工許可,同時,提請省建設廳暫扣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許可證;要不斷完善監管模式。對政府投資工程、造價明顯偏低工程、工期明顯偏短的工程、信譽差和管理能力弱的企業承包的工程,以及重大危險源,要加大監管頻率和監控力度。

  三要規范行業管理,創建品牌工程。為全面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建設支柱產業、打造建筑之都,要實施品牌戰略,制定品牌戰略規劃、戰略目標和戰略措施,逐步創建“三個一批”,即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品牌建筑,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素質高的品牌企業,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為經濟增長點的品牌產業,把深圳市打造成為建筑業發展的品牌之都。通過創建品牌建筑活動,使深圳市“優質工程(含金牛獎)”、“優質專業工程”、“優質結構工程”、“雙優工地”的質量進一步提高,數量每年爭取增長10%以上,“省優”和“國優”產值創優率爭取達到先進水平。

  四要加強安全培訓工作。要全方位、全過程開展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培訓教育要有計劃、有教材;有檢查、有考核,要針對不同對象應有不同的教育培訓方式,注重實效,各級施工安全監督站要將企業安全培訓作為監督檢查重點之一,突出抓好農民工安全培訓教育到位情況的監督檢查。

  五要開展嚴格細致的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繼續開展高處墜落、起重傷害和坍塌事故的專項整治,要通過專項整治使這種局面得到根本好轉。

  六要大力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地評選工作,發揮其示范作用,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建筑工地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開展。

  七要認真做好本次大檢查的后續處理工作。各區建設局和市、區兩級安監機構對復查后仍然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或問題的工程,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督促有關責任主體落實整改措施,及時消除隱患;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移送處罰。

  八要做好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要結合節日特點,制定詳細、可行的工作計劃,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巡查、加強值班,做好春節期間各項安全生產工作,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一個安樂、祥和的春節。

關于2006年全市建筑安全生產年終大檢查情況的通報

各區建設局,大工業區管委會建設辦,保稅區管理局建設辦,監理協會,各建設、監理、施工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切實做好全市建筑安全生產工作,減少一般事故,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確保去冬今春的建筑施工安全,我局下發了《關于開展2006年全市建筑安全生產年終大檢查的通知》(深建質安2006236號),于2006年12月18日至2007年1月18日,組織開展了一次以“落實安全責任,遏制傷亡事故,創建平安深圳”為主題的全市建筑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現將本次檢查的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為確保本次大檢查工作的有效開展,我局加強了對本次全市建筑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梁小群副局長為組長,各區建設局分管局領導及市監理工程師協會負責人為成員的大檢查領導小組。制定了嚴密的實施方案,從市、區安監站和市監理工程師協會共抽調了84名業務骨干和有關專家統一編成21個檢查組,按照統一檢查表,對全市所有的在建工程進行了地毯式普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全市統一排序。

  本次大檢查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普查階段。對全市所有在建工程項目共933個進行地毯式普查,除未開工、停工或已完工項目未評分,實際評分項目795個。被檢查單位對安全隱患或問題進行整改。第二,復查階段。在普查的基礎上,對全部發放了執法文書的問題項目進行了跟蹤復查,對部分合格項目進行了抽查,共164個。

  在第一階段檢查評分的795個項目中,優良項目58個、合格及合格以上項目(含優良項目)669個、不合格項目126個,優良率為7.3%,合格率為84.15%;經第二階段復查后,大部分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問題都得到了及時整改,合格以上項目(含優良項目)達到784個,合格率為98.6%,但仍然有11個工地不合格。

  本次大檢查共發出責令停工整改通知書27份、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216份、不良行為認定書196份、擬移送行政處罰項目4項,是我市歷年來年終大檢查執法力度最大的一次。

  二、檢查取得的成果

  本次大檢查實行了“八個統一、三項原則”。“八個統一”是:市、區工程項目編排統一,市、區監督人員編組統一,檢查內容統一,檢查標準統一,檢查表格統一,執法文書統一,執法尺度統一,檢查結果統一排序。“三項原則”是:“交叉檢查”原則,“邊檢查邊整改”的原則,“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新的檢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通過采用這種全新的檢查模式,實現了對全市在建項目施工安全績效的統一排序,在企業中產生了強烈震撼,大大增強了工程項目建設各方主體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促使其由被動應付向主動抓安全工作轉變,進一步促進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轉,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得到更好的貫徹與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強;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建筑安全監理工作走向深入,安全監理責任得到更好落實。同時,也進一步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增強了安全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二)通過對全市所有在建工程項目進行的地毯式普查,發現了施工現場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和問題,以及違規行為。各責任主體對檢查組提出的隱患和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絕大部分問題的整改,從而消除了大量安全隱患,有效地遏制了我市各類建筑傷亡事故的發生。通過檢查,深入推進了高處墜落、坍塌、起重傷害、觸電等多發性事故隱患的專項整治,全面提高了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的管理水平。

  (三)涌現了一大批的優秀項目。這次大檢查發現,我市許多建筑工地安全生產工作做得較好,施工單位領導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產投入到位,現場安全與文明施工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等很有特色,監理人員盡心盡職,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設單位積極支持施工單位開展創優工作。涌現了天健·現代城花園、江勝大廈等一批優秀項目,樹立了一批好的典型。我局決定對23個優秀項目給予全市通報表揚(項目名單詳見附表),并建議有關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對項目部給予獎勵。

  (四)查處了一批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或問題的工程。通過本次大檢查,我們也發現了一批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或問題的工程項目。這些項目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或監理單位對安全生產工作不重視,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制不落實,安全生產投入不足,現場存在的安全生產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一些單位對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問題不積極整改,第二階段復查時仍有11個項目不合格。現決定對被責令停工的項目和復查仍不合格的項目及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予以全市通報批評(項目名單詳見附表),同時,決定將其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名單,要求各有關安監機構實行更加嚴格的監督管理。

  三、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建設單位

  1、一些項目的合同未將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單列,也不按承諾計劃支付,而是與進度款一并支付,使得安全措施費的撥付情況難以監控。

  2、部分項目在開工前未查清附近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或未與燃氣集團公司簽訂燃氣管網保護協議,埋下了重大的施工安全隱患。這樣的工程項目有中星華科技工業園廠房、宿舍樓等。

  (二)監理單位

  1、未根據項目實際需求配備專業監理人員,總監理工程師不到崗履職。如龍崗區供銷社宿舍樓工程等。

  2、對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許可證、三類人員的持證情況、特別是對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長期不到崗的情況監控不力。這樣的工程項目有新天下工業城4棟宿舍工程等。

  3、對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施工方案審查不認真,一些已經過監理審批的施工方案、措施仍然存在明顯的錯誤和缺陷。如可園幼兒園工程等。

  4、對工程項目的安全檢查流于形式,對安全隱患的整改不跟蹤督促;施工單位對安全隱患拒不整改或者存在重大隱患卻不停止施工的,也未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這樣的工程項目有東華明珠園工程等。

  5、對高支模、起重機械拆裝等重要施工環節和事故易發工序未實施全過程旁站監理;對工地重大危險源未采取有效的監控措施。如上吉達電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工程等。

  6、未按規定上報監理月報、快報,或報告內容不詳實、與現場實際情況不一致。如佳興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廠房、宿舍、水泵房工程等。

  (三)施工單位

  1、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主要是

   (1)公司領導忽視安全生產,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不落實,對大檢查組提出的問題不積極整改,施工現場安全隱患和問題比較突出。如寶安中旅大酒店內裝修工程等。

   (2)項目經理由有資質的人員掛名擔任,平時很少在現場履行安全管理職責,有名無實;項目部未按國家建設部有關規定配備足額的專職安全員。這樣的項目有107國道寶安段三期改造工程(第六標段市政部分)、陽光綠地家園等。

  (3)安全檢查制度及隱患整改措施未落實。公司對項目部的安全生產疏于管理,以包代管,平時未按規定對項目施工現場進行定期和專項檢查,未督促項目部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按“三定”原則落實整改。這樣的項目有鹽田LNG站及搶險服務中心工程、東華明珠園工程等。

  (4)三級安全教育制度不落實,流于形式,特種作業人員未按規定做到持證上崗;安全技術未交底到個人、未簽字確認。這樣的項目有同洲電子龍崗廠區項目工程等。

  (5)分包管理混亂,部分工地總分包之間未明確劃分各自的安全管理責任;分包合同未按規定辦理備案手續。

 (6)施工單位及項目部未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管理和控制,未按規定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或應急預案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許多工地未組織演練。

  2、實體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工程項目施工后期,特別是進入設備安裝或裝修階段后安全管理松懈,安全狀況差,一些安全問題重復出現。

  (1)外腳手架及“三寶”“四口”方面。外腳手架搭設不符合規范要求,施工層不按規定滿鋪腳手板,架體與主體結構拉結點不足;作業人員不按規定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四口”防護未將責任落實到人,井口、臨邊防護未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護不到位。這樣的項目有,華僑城小學擴建工程、唯真電機工業區廠區宿舍工程等。

  (2)施工用電與小型施工機具方面。工地臨時用電未制定專項方案或方案針對性不強;外電防護措施不嚴密,配電系統不符合“三級配電二級保護”要求,電焊機沒有裝設二次降壓保護器、配線亂拉亂接等。這樣的項目有107國道寶安段三期改造工程(第六標段市政部分)等。

  (3)大型垂直運輸設備方面。大型垂直運輸設備安裝拆除無專項作業方案,安裝后未經驗收就投入使用;設備未按規定向有關部門進行登記備案;塔吊、施工電梯未按規定檢測或檢測報告過期,加節后未按規定進行驗收或驗收記錄無簽字;司機、司索、指揮等特種作業人員未做到全部持證上崗;井字架無防斷繩裝置或無樓層停靠裝置、附墻做法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未履行驗收手續等。這樣的項目有吉盛昌工業廠區工程、新興泰1、2號廠房宿舍樓工程等

  (4)基坑支護與高邊坡施工方面。土方開挖無邊坡支護措施,支護方案未得到監理認可,基坑無有效的排水和降水措施;高邊坡施工未實施沉降位移監測。這樣的項目有正章大樓工程、龍井石場邊坡工程等。

  (5)文明施工方面。工地未實行封閉管理或圍檔使用材料不符合要求;主要出入口未按規定實行硬地化和設置車輛出入沖洗設施;個別在建工程內大量住人和辦公,且未設置專門安全通道和配備消防器材;部分工地食堂未辦理衛生許可證,食堂作業人員未辦理健康證等。這樣的項目有上吉大電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廠房辦公樓工程、華僑城小學擴建工程等。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2007年是我局確立的質量安全年,各單位應認真按照《深圳市建設局系統質量安全年活動方案》的要求,結合工程實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扎扎實實開展質量安全年活動,把各項安全生產措施落到實處,全面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一)規范各方主體行為,落實安全責任

  工程項目的建設、監理、施工單位是建筑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要實現建筑安全生產根本好轉,關鍵在于各方主體是否真抓安全、主動抓安全。責任主體必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規范行為、落實責任、完善制度、加大投入,真正將安全放在第一位。

  1、建設單位應規范發包行為,不得將總承包范圍內的專業工程變相肢解發包,應建立以總包單位為主施工現場安全總協調機制,明晰各專業公司的安全責任;不得壓縮合理工期,迫使施工單位盲目趕工期;要履行地下管線查詢和簽訂燃氣管道保護協議的職責,按規定將安全與文明施工措施費單列,并按承諾及時支付費用。

  2、施工企業應建立企業和項目部兩級安全管理機構,確保人員到位、措施到位;要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應急演練,提高建筑事故應急救援的能力;企業要加大對項目部和專業分包單位分包工程的管理力度,不能以包代管,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按“三定”原則落實整改。要提高安全技術保障能力,企業技術負責人應對施工組織設計認真審批,尤其要加強對危險性較大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審批,應該經專家論證的,必須論證后方可審批和組織實施;要切實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交底有記錄、相關人員有簽名。要加大安全生產投入,保證安全與文明施工措施費全部用于安全生產,不得挪用、不得轉化為利潤。

  3、監理單位應按照建設部《關于落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理責任的若干意見》,制定監理方案和實施細則,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方案、企業資質、人員資格的審查、審核工作。加強施工單位項目部的安全管理機構建立、人員配備和到位、責任人履職情況檢查,核查設備和安全設施的驗收手續,開展定期或不定期安全巡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責令整改,對拒不整改的,要責令停工,并報告施工安全監督機構。要履行安全監理報告制度,全面、客觀地反映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對緊急情況應以快報形式上報。

  (二)深入開展專項治理

  高墜、坍塌是建筑生產領域的兩大類主要安全事故,今年繼續深入開展高墜、坍塌的專項整治,制定更加有效措施,將同類事故多發局面降下來。根據我市臺風雷雨季節和高溫氣候持續時間長等特點,適時地組織開展各類具有針對性的專項檢查和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尤其是對施工起重機械、高支模、深基坑、人工挖孔樁、地下隧道等危險性較大工程進行專項整治;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建筑設備等進行檢查和抽查,及時消除不合格設備導致的施工安全隱患。

 (三)大力開展建筑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工作

  全面推行“平安卡”工程,強化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護能力;同時,我局將結合監理人員繼續教育,組織對全市所有的監理人員進行安全監理知識培訓;不定期舉辦對事故工地和問題較突出工地的項目經理、項目總監和施工、監理企業法人的專項安全培訓班。

  各施工企業要認真開展建筑工人的三級教育,抓好各類從業人員的崗位培訓,特別要抓好新入場工人的安全知識教育工作。

  (四)進一步完善監管方式

  1、在對2006年年終大檢查新模式進行總結和完善的基礎上,每半年組織一次統一的全市性建筑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部工程項目檢查結果實行統一排名,并上網公示,增強檢查威懾力,達到檢查的目的和效果。

  2、工程項目日常監督實行差別化管理。對好的項目少檢查,差的項目多檢查,特別是對造價明顯偏低、工期明顯偏短工程、發生四級及以上安全事故的工程、兩次以上被責令停工的工程、在大檢查中被通報批評的工程,列入重點監控對象,加大監督頻率和監管力度。

  3、開展多種形式的監督檢查。日常監督檢查與專項檢查、綜合性檢查相結合,告知性檢查與非告知性檢查相結合,行為監督與實體檢查相結合,巡查與抽檢相結合。

  4、實行層級監督,加大對各區監管項目的巡查、督查頻率和力度,提高全市建筑安全生產水平。

  5、運用無線視頻監控系統,對施工現場進行遠程監控,并與已開發的項目安全管理體系對接,實現建筑工地安全狀況數字化管理,增強監管手段。

(五)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嚴抓嚴管、狠抓狠管

  1、嚴格追究施工安全責任事故。

   對凡是違反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和人員,按照《深圳市建筑市場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從重從嚴處理。提請省建設廳暫扣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許可證,暫停其投標資格,暫停辦理其承接工程的施工許可,對責任單位和有關人員進行約談。

  2、嚴格按照《深圳市建筑市場主體不良行為記錄與處理辦法》和省建設廳《建筑工程安全生產動態管理辦法》,對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違法違規行為做不良行為記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扣分。

  3、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對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和總監的到位與履職情況監督,對不到位、不履職的,記不良行為,并定期通報。

  4、強化重大危險源的監管,防止群死群傷事故發生。要將建筑工地重大危險源的識別、評價、登記、措施、公示、應急預案作為監管重點,確保措施到位。

  5、積極推進施工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通過現場管理標準化、防護措施標準化、設備機具標準化、培訓教育標準化、安全操作標準化,從而提高現場安全生產水平,防止事故發生。

  6、市、區兩級安全監督機構要加強對自身監督人員的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建立和完善內部考核辦法,將事故指標層層分解,進一步明確安全監管責任。

  7、各區建設局和市、區兩級安監機構認真做好本次大檢查的后續處理工作,對復查后仍然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或問題的工程,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督促有關責任主體落實整改措施,及時消除隱患;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移送處罰。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