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廣州市建委召開建筑業管理工作會議 將出臺十大行動
瀏覽次數:1213為了總結2006年全市建筑業管理工作,進一步推動建筑業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廣州市建委3月9日上午召開2007年全市建筑業管理工作會議。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在會議上強調,要著眼于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大會由廣州市建委副主任雷風英主持。廣州市建委副主任向恩明對2006年建筑業管理工作進行了總結,并通報了全市建筑安全生產情況和安全目標考核的情況;建設紀工委書記、建委主任陳如桂對新一年廣州市建筑業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并表示,市建委今年將通過開展 “十大行動”,進一步強化廣州市建筑業管理,全面提升廣州建筑行業管理水平,實現“四大目標”。
2006年建筑安全事故起數下降52.63%
據悉,2006年全市建筑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去年全市共發生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事故9宗,死亡13人,分別同比下降52.63%和58.06%,尤其百億元產值死亡率1.86人,遠遠低于全國的4.5人平均水平。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由2005年的3起死亡12人減少為1起。重特大安全事故被有效遏制,實現了市政府、省建設廳下達的事故控制目標。
在招投標市場管理方面,共完成招標項目2903項,總交易額達到787.74億元,同比增長8.59%。中標價比最高限價平均下降6.09%,節省工程投資約33.04億元。建筑工程質量不斷提高。去年廣州地區共有168項工程被評為市優良樣板工程,16項工程被評為市工程質量五羊杯工程,37項工程被評為省優良樣板工程,4項工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4項工程獲得“詹天佑大獎”。廣州地鐵二號線節能、環保和安全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丫髻沙大橋被評為首屆“中國十佳橋梁”。
“四大目標”明確工作思路
陳如桂在講話中提出了廣州市今年建筑行業管理工作的思路和目標。他要求建筑行業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又好又快地建設城市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服務與監管并舉,通過抓源頭、控過程、嚴追究,堅持調派結合、創新方法、齊抓共管,標本兼治,促進建筑市場的規范,確保施工的質量和安全。特別是要集中解決當前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在落實主體責任和層級責任,全面實施有效監管,創新管理業績和水平等方面有所作為,努力把建筑行業管理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今年建筑行業管理上的“四大目標”,一是全市建筑業工程安全事故的事件宗數和死亡人數要在06年基礎上下降30%,包括農村建房的、部隊的、鐵路的等歸屬建設口的也得管住。所有在廣州市辦施工許可證的工程,發生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數不得超過12人,力爭實現3人以上的群死群傷事故為零的目標。二是全市的建筑市政工程不出現重大的質量事故,特別是杜絕出現建筑工程推倒重來的事故。三是全市工程招標過程中的圍標串標案件要大幅下降,要通過出臺了政策,嚴肅打擊各種圍標串標行為,實現案件大幅下降。四是全市的工程質量的優良工程要大幅上升。通過規范管理,要明確工程質量目標。無論是獲獎的數量、評優的數量,都要在工程質量的創優方面大幅上升。
“十大行動”提升建筑業管理水平
陳如桂表示,過去的一年,廣州市建筑安全形勢及建設市場有了較大改進,但部分薄弱環節依然存在,一些企業不同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忽視安全生產以及在投標時圍標、串標等行為也時有發生。今年廣州建筑市場與施工現場將聯動管理,市建委將出臺“十大行動”,從源頭抓好安全生產和招投標管理。
行動之一:從資質備案入手,整頓建筑業隊伍。陳如桂表示,今年市建委將對已在穗登記備案的所有建筑施工隊伍進行重新備案,優勝劣汰。那些形同虛設的、有資質沒有隊伍的、圍標串標的企業將被清理出廣州建筑市場。重新備案的企業不僅包括施工隊伍,還包括監理隊伍、設計隊伍,也包括廣州市本市的建筑企業。所有重新登記備案的企業必須有必備的辦公場所,配備足夠的項目經理和專職安全員,有基本穩定、有正規勞務關系、安全意識高的勞務隊伍。同時,建筑企業的法人一定要通過安全教育、派駐廣州的法人代表必須參加由廣州市建委組織的安全培訓、所有項目經理、安全員都必須在廣州接受相關培訓。
行動之二:堅持全員培訓,嚴格持證上崗制。陳如桂表示,廣州市今年將逐步實施“平安卡”制度,中心城區將在4月份全面實行。今后所有建筑工人必須經安全教育培訓,領取平安卡方可進入施工現場,企業不得雇傭無平安卡人員作業。對未參加繼續教育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特種作業培訓的人員將不得繼續上崗。
陳如桂強調,今年的培訓將是全員培訓,除農民工外還將開展專職安全員的培訓、備案工作以及工程安全行政監督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沒有通過考核或不備案的將不得繼續上崗。同時,今年將啟動農民工技術培訓學校創建工作,職業技能鑒定成為狠抓的重點工作之一。市建委將在去年啟動平安卡培訓的基礎上,在一個月內市完成對勞務工人平安卡的培訓、考核。
行動之三:抓規章制度,打擊工程圍標串標行為。陳如桂強調,針對過去一些安全事故、文明施工、包括建設工期不能落實,與層層分包、以包代管等現象,市建委將出臺一些新的規章制度,從市場入手,嚴厲打擊建筑工程中的圍標串標行為,從源頭上防范施工事故發生,規范建筑業市場秩序。
一是調整目前的招標規定。要從政府工程抓起,市政工程、地鐵工程,包括建委直接抓的工程,都公開征求意見,接受企業的各種投訴監督。同時,一般工程建設將會放開競爭,不再設置高投標門檻,不限制投標人。今后工程招標將有望實行建筑工程級別與建筑企業的資質進行一一對位制度。二級、三級的工程不一定強求一級資質的隊伍施工。二是要進一步提高圍標串標的風險和難度。包括出臺新的評標辦法,減少人為的操作,特別是減少業主的人為操作,嚴厲打擊哄抬要價、圍標串標現象,杜絕工程招投標過程中故意設置門檻、限制、排斥潛在招標人等行為。要加大查處力度,增加掛靠大企業的風險和成本。嚴厲處罰故意設門檻、故意限制或排斥潛在招標人單位,直至清除出廣州市場。
行動之四:抓源頭,嚴控違建,嚴把施工許可關。第一,所有建設工程必須堅持建委完整的報批制度(包括村鎮建設)和各區屬地管理制度,各監管單位要從工程施工和工程動工開始抓起,嚴控違法建設。今后,所有沒有施工許可的、沒有建委許可`等違法工程,不得開工,接受管理。第二,要嚴格建筑施工許可發放,推行施工許可證現場發放制度。堅持施工許可證將“三不發放”原則,即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安全管理人員不到位不發放;施工方案及安全管理制度未審查不發放;安全防護措施不落實不發放。同時,要抓好工程建設程和重點工程的安全生產,落實層層落實責任制重抓檢查,嚴控工地施工過程的違章作業,抓重點,特別是深基坑、高支模等重要環節,防范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第三,要堅持工地實行公示制度,接受社會投訴。包括文明施工、安全生產。
行動之五:抓檢查,嚴格控制施工企業的違章作業和野蠻施工。陳如桂強調,要重點強化對于建設過程的監管,強化安全責任的落實。首先是監理公司、安全監督員對工地作業行為要從進入工地抓起、從持證抓起,嚴格把好關。第二是各個企業要落實層級安全生產檢查責任制,工地的安全監督人員應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報告制度,用現代化的手段對所有在建工地實行動態監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建委備案后才能進去,對重大技術方案,必須組織專家進行審查,沒有經過審查的重大技術方案,特別是深基坑、高支模等不得實施。對于審查過的重大方案實施的時候實行三個簽字:誰審查誰簽字、現場的技術總負責要簽字、現場專職安全員和政府的安全監督員要簽字,沒有簽字的不能實施,否則視為違規,要進行整改。
行動之六:抓重點,防止群死群傷事故。抓重點主要抓地鐵、市政工程、橋梁隧道工程;抓環節主要抓深基坑、高支模、整體提升作業。
行動之七:抓考評,促責任落實。一是所有工地都要落實總包責任制,做不好,影響企業的誠信。二是抓對安全員、監督員的考核,考核不過關,取消監督資格。此外還要抓監測報告,通過監測報告,做到責任落實,明確分人到位。
行動之八:抓案件,鐵腕處理違法違規事故。陳如桂指出,今后工程一出事故,首先停標,并根據案件情況,追究責任。是區的屬地管理責任,區建設局要負責,項目經理沒做好的,吊銷從業資格2年;安全員不落實責任的,永遠不得進入這個行業。
行動之九:抓創新,開創全市行業管理有效監管的新局面。陳如桂表示,今后將依靠技術進步,實行科學的動態化管理。淘汰落后的技術,包括人工挖孔樁,一些鑄模排放等危險程度高的作業。
行動之十:抓聯動,促進城市系統和行業的示范建設。這種聯動包括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的聯動,也包括企業和政府的聯動。對于做的好的企業政府將表彰,推廣經驗,做的不好的企業將遭受懲罰。
鐵手腕狠抓建筑工程安全質量
會上,常務副市長蘇澤群作了重要指示,他強調,安全生產關系民生,各建設單位要從構建和諧廣州,穩定社會秩序的大局出發,抓好施工安全和建筑行業管理,要以鐵的手腕狠抓建筑工程安全質量工作,落實三級主體責任,加強政府監管力度,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要著眼于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結合建設行業反商業賄賂,抓好招投標市場管理。
蘇澤群就加強行業安全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要求市政府各部門、各區級政府以及各單位要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二是要切實加強政府監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搞好市、區(縣級市)安全監管分工,明確和落實各級、各部門和單位的安全生產責制,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職能,加大監管力度,提高監管的效能,提高監管水平。三是要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安全基礎管理。要履行安全責任主體義務,把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真正落實到位。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