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色视频_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传区网站_中文字字幕人妻高清乱码国产亚洲精品第一页综合_美少妇自慰av无码日韩一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建設部報告顯示:我國市政公用設施總體仍處短缺狀態
瀏覽次數:753

  建設部的一份《我國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投資規模和需求研究》的報告顯示,我國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在“十五”期間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是:總體上仍處于短缺狀態;在投資中重景觀、輕環衛,重地上、輕地下(管網),重新建、輕配套的現象依然存在,影響投資效益;市政公用設施投資的資金來源結構比較單一等。“十五”期間,我國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速度為24.2%,與同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25.8%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年均增速24.3%基本一致,高于“九五”期間18.8%的年均增長水平。市政公用設施投資總額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和國內生產總值總額的比重分別為6.9%和2.9%,高于“九五”時期5.1%和1.7%的比重,與聯合國推薦標準(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占GDP比重3%~5%、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5%)相比,占GDP比重較高,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適中。

  報告顯示,“十五”期間,市政公用設施投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現是:城市市政服務設施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生態環境面貌大為改善;市政公用設施水平的東、西部地區差距大為縮小,但也存在著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

  總體上仍處于短缺狀態。由于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消費結構升級和生活質量全面提高的發展階段,市政公用設施的能力建設和服務水平從總體上看仍然滯后于城鎮化的要求。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由于能力不足,服務的覆蓋面不足。還沒有一項設施的服務能夠100%地覆蓋市區,更談不上延伸服務到城郊及村鎮地區,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二是服務質量較低。部分設施雖然服務能力已有較大提高,如2005年我國城市實際供水總量與綜合供水能力已達1:1.79,但只能達到低水平的服務,自來水水質指標在檢測指標數量和指標數值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管網二次污染仍較嚴重。

  三是老城區部分設施陳舊,且基本處于滿負荷甚至超負荷較低水平運轉的狀態。

  四是市政環境設施建設滯后。垃圾收集清運和處理設施、污水排放及處理設施等缺口相對較大,垃圾和污水處理水平普遍不高。

  五是城市公共交通建設還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2005年我國城市人均道路面積為10.93平方米,與國外一般發達國家20~40平方米相比,僅為其1/4到1/2。一些城市交通擁堵、群眾出行不便等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城市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市政公用設施投資中重景觀、輕環衛,重地上、輕地下(管網),重新建、輕配套的現象依然存在,影響投資效益。表現在:

  一是脫離實際,貪大求洋。突出反映在一些地區和城市脫離當地實際情況,在項目建設上存在著超財力、超需要的傾向,以及貪大求洋、標準過高、拆遷規模過大等問題。

  二是排水和環衛等設施投資不足。“十五”期間,在市政公用設施總投資中,排水(含污水處理)和市容環境衛生(含垃圾處理)的占比低于“九五”時期。各城市對地下管網、市容環境衛生設施投資的重視程度不夠。“十五”期間全國城市排水設施投資的年均增長率只有13.2%,遠低于市政公用設施總投資的年均增長率。許多城市的燃氣管網運行時間在20年以上,嚴重腐蝕、老化,已進入事故易發期。

  三是配套建設重視不夠,影響投資效益。由于配套設施不足,一些已建成的市政設施項目不能正常運轉,投資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如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污水收集管網的建設滯后,不能將規劃范圍內的污水全部截留到污水處理廠;還有一些地方重新建、輕維護,現有設施難以在正常使用年限內充分發揮效能。

  市政公用設施投資的資金來源結構比較單一。財政資金、國內銀行貸款和企業自籌三項占市政公用設施總投資的比重達到86%。發行債券、股票融資以及多渠道廣泛吸引民間資金等所占比重仍然較少,資金來源結構較為單一,開拓市場化融資遠未充分。

  據預測,“十一五”期間,我國市政公用設施投資必將向環境基礎設施傾斜,今后10~20年的時間內,我國城市范圍內的市政公用設施投資需求不會降低。同時,市政公用設施投資必將向城郊城鎮和中心村延伸和擴大,“嚴土地”、“緊信貸”政策將會約束市政公用設施投資。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國市政公用設施投資總規模將達到50000億元左右,比“十五”期間總投資增長1.5倍,低于“十五”比“九五”增長1.88倍的水平;市政公用設施投資年均增長速度約為20%,低于“十五”時期24%的水平;全國市政公用設施投資占GDP的比重預計約為4%左右。

  報告建議,充分考慮城鎮化發展在空間格局上向城市經濟群和城市經濟帶延伸這一特點,對正在形成城市群發展的區域,加強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充分發揮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龍頭作用,將市政公用設施布局向周邊城鎮延伸,提高設施投資的規模經濟效益,發揮城市的帶動作用。對人口分散、資源條件較差、不具備城市群發展條件的區域,要在現有城市、縣城及鎮的基礎上,完善城鎮區內的市政公用設施,進一步發揮集聚本地區經濟和人口的作用。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