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建設部在北京召開“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工作會議
瀏覽次數:849仇保興強調:倡導綠色交通出行 推進和諧城市交通體系建設
為迎接即將開展的首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做好各項籌備工作,交流國內外經驗和做法,更好地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8月31日,建設部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工作會議。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講話中強調,要以舉辦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為契機,倡導綠色交通出行,大力推進和諧城市交通體系建設,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全面落實首屆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的各項內容,全力以赴辦好這一活動。
建設部于去年向全國發出開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倡議。這個倡議是為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等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見的通知》的要求發出的。此倡議及活動也是貫徹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目標在城市交通領域落實的一項具體措施。建設部的倡議得到了社會各界及各城市的積極響應,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08個城市鄭重承諾開展此項活動。
根據倡議,首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將于2007年9月16日至22日舉行,活動主題為“綠色交通與健康”,其中9月22日是無車日。無車日是整個活動的高潮。屆時,在每一個開展活動的城市,要劃定一個或數個有影響的區域(道路)作為無小汽車區,也可將全市范圍作為無小汽車區域。在無小汽車區,要求不得占用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停車,要把這些空間還給非機動車和行人。目前,一些地方為解決小汽車帶來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盲目修橋、擴路,擠占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行車和停車。要通過此次活動有效地制止城市決策者盲目壓縮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鼓勵自行車與公交車之間的換乘,方便市民出行。
在工作會議上,仇保興對我國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城市交通發展的主要對策進行了充分闡述。他指出,由于城鎮化進程加快、土地資源緊缺、機動化進程加快等原因,城市交通面臨巨大壓力,要解決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就要確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發展戰略,構筑以公交為主導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加快發展大運量快速城市公交系統,實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大力倡導綠色交通出行,讓自行車在中國城市的綠色交通出行中揚眉吐氣,堅決防止小汽車在城市交通出行中占主導地位,在出行方式上,讓綠色交通先行。首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旨在宣傳公交優先理念,倡導綠色交通出行,建設以公交為主導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統,進一步改善人們出行環境,促進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
仇保興強調,首屆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中城市政府、媒體、公交企業需要落實的各項內容一定要按照建設部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指導委員會組織編制的活動《組織手冊》進行落實。
仇保興要求,要全力以赴辦好首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他指出,做好這一前無古人的開創性活動,是對各地城市政府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目標落實能力的考驗,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和節約集約用地作為經濟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為此,要統一思想,深入理解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的重大意義。他說,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國務院確定的重大戰略方針,是提高交通資源利用效率、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人們出行難的根本措施,是抓好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和節約用地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開展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是建設部借鑒國際經驗與做法,向全國所有城市發出的一項重大倡議,是推進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大力宣傳綠色交通理念,積極倡導選擇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改善城市交通結構,促使城市交通模式轉變,節約交通能源消耗,減少尾氣排放,進一步推進城市交通領域的節能減排,改善城市環境,促進社會和諧。
仇保興強調,要提高認識,切實轉變四個方面的觀念。一是要牢固樹立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業的觀念,城市公交關系到公平,體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選擇公交就能讓城市交通暢通起來,要始終把公眾利益作為本次活動和公共交通發展的落腳點。城市人民政府應采取有效措施,糾正與公交性質定位不符的錯誤認識和做法,嚴格落實城市政府在城市公共交通發展中的主體責任。二是要更新城市空間資源分配的觀念。要根據行人數量而不是機動車數量分配城市空間資源,這一觀念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我國的國情,必須在工作中加以落實。三是要形成“綠色交通”的發展觀念,從根本上摒棄小汽車是現代交通文明象征的錯誤觀點。發展“通達、有序、安全、舒適、低能耗、低污染”的“綠色交通”,本質上就是要降低公眾出行對小汽車的依賴,減少個人機動車輛的使用,倡導步行、騎自行車和乘公共交通,提倡使用清潔干凈的燃料與車輛,這與我國節能減排的發展要求也是一致的。四是徹底扭轉公共交通只是適合于低收入人群的狹隘觀念。國際經驗證明,公共交通是適用于所有人的出行方式,無論窮人還是富人,官員還是普通百姓,都能夠利用公共交通實現舒適、高效的出行。
仇保興指出,辦好此次活動,還要突出重點,認真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組織協調工作。首先,活動前,各地要成立和完善活動組織領導機構。省級主管部門要成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組織委員會和指導委員會,全面負責本地區活動的開展;各承諾城市要建立健全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領導小組等組織機構。其次,各地要組織力量,按照活動的總體要求,編制本地區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手冊,按要求制定活動組織方案和有關預案。此外,各地要提前安排足夠的公共交通運力和物資,確保活動期間城市正常出行需要。二是抓好活動內容落實工作。整個活動應圍繞“綠色交通與健康”的核心主題,形式多樣,主題鮮明,內容豐富,領導率先垂范,市民廣泛參與,并突出城市特色。三是輿論宣傳工作。四是考核評比工作。活動結束后,各地要及時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積極推廣成功經驗,宣傳先進典型。
仇保興特別強調了辦好此次活動要著力處理好的四個方面的關系。一是政府領導與公眾參與的關系。舉辦此次活動,需要社會公眾尤其是私人小汽車擁有者的深切理解和支持,政府要通過政策引導,加強社會宣傳,提高公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大家自覺選用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交通方式出行,減少對小汽車的依賴。政府領導、部門負責同志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二是公共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關系。活動期間各地要嚴格做到在所劃定的小汽車禁行區限制社會車輛通行,尤其是要對劃定的區域里占用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行車、停車的,活動期間一律予以清除,將空間還給行人和居民。三是處理好公交周與無車日活動的關系。交通周的前六天以宣傳倡導為主,造聲勢做鋪墊,最后一天為無車日,也是活動的核心和高潮。四是處理好短期活動與長效措施的關系。今后每年這個時期都將舉辦這項活動,因此要開個好頭,積累經驗,常抓不懈,致力于將綠色出行變成政府和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
各省、自治區建設廳,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建委、上海市建設交通委、重慶市交通委,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108個承諾城市的有關負責同志,部分城市的市長、副市長參加了會議,代表們在發言中表示,這次活動將是世界上相關活動單一國家參與人數最多、涉及地域最廣的一次活動,活動的成功與否關系重大,因此要全力以赴。歐盟駐中國代表、美國、韓國、德國有關方面人士也參加了會議并介紹了有關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和公交優先的情況。北京、上海、濟南、鄭州匯報了首屆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工作的準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