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聚氨酯硬泡保溫防水體在地下商業建筑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798隨著我國建筑節能政策的實施,現場噴涂硬泡聚氨酯屋面保溫防水一體化技術逐漸興起。這是一種新型無溶劑、無污染的綠色施工技術,不但利于環境保護還具有施工簡便、技術性能可靠、質量易保證的特點,是建筑上重點推廣的十項新技術之一。被廣泛應用于高級住宅、賓館、冷庫等大型建筑屋面。這種集保溫與防水于一身的優質材料的發展與應用,符合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可持續發展政策的要求。
為了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區地下商業建筑及下沉花園采用了多項新技術。本文詳細介紹新型的保溫防水材料——聚氨酯硬泡防水體(PUR)。
本工程屬地下建筑,±0.00米頂部設計為龍形水系,水域面積達60000平方米,所以保溫與防水施工尤為重要。為降低建筑成本并有效提高工程質量,工程建設單位決定放棄傳統工藝,采用現場噴涂硬泡聚氨酯的新技術。
聚氨酯硬泡防水體的主要技術性能
聚氨酯硬泡防水體(PUR)是一種具有無數微小封閉泡孔結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由多元醇(Polyol)與異氰酸酯(MDI)兩種液體原料組成。除了具有優良的保溫絕熱性能,它還具有隔音、耐化學腐蝕、耐燃及不透水等特點。與聚苯乙烯、硅酸鋁纖維等傳統的材料及以這些材料的板塊進行包復、捆扎、粘貼等常規保溫技術比較,現場噴射發泡保溫有著無與倫比的優越性:
①在所有的保溫材料中導熱系數最低。
②具有自粘性,可以在木材、鋼材、水泥表面直接噴射發泡,達到牢固結合。
③吸水率低,保溫層自身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效果。
④整體性好,現場噴射發泡形成全封閉無接縫的保溫層結構,確保絕熱效果,并保證長期穩定。
⑤施工工效高,施工周期短。
此外,聚氨酯硬泡還具有高速反應、瞬間固化的特點,從而突破了施工過程中使用模具的局限性,在任何復雜的曲面、斜面、垂直面上都可進行施工,這極大地擴展了聚氨酯的使用范圍,尤其是對于大面積屋面及異型體的施工,整體性和密封性良好。
施工工藝及相關問題
1.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設置標高控制點→噴涂→驗收→成品保護
2.基層條件
①用1:3水泥砂漿找平,做到不器砂、無空鼓。
②堅實、平整、干燥且表面無浮灰和油污。
③屋面與凸出屋面結構的連接應為圓弧形,半徑范圍80毫米~100毫米。
3.氣候條件
環境溫度10℃~40℃,風速小于3級(以利于環境保護),空氣相對濕度宜小于85%。
4.噴涂作業
①為控制平整度,每次噴涂發泡后的厚度不大于10毫米,多層次噴涂后使硬質聚氨酯泡沫保溫防水層達到要求厚度(50毫米)。
②下層要在前層噴涂約10分鐘后進行,保證每層表面與空氣充分接觸反應從而形成閉孔率達100%的氧化防水膜(即自結皮)。
③細部構造:屋面與凸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應直接連續噴涂硬泡聚氨酯至泛水高度,泛水最低高度不小于250毫米,屋面的變形縫也應噴至泛水高度,其上用防水材料覆蓋。
④當日的施工作業必須當日連續噴涂完畢。
5.質量檢驗
①泡沫質量按照GB10800-89標準,平整均勻(±3毫米)、色澤一致、表面無空鼓。
②厚度檢測,用直徑1毫米鋼針垂直插入,測量鋼針插入深度,最薄處不應小于設計厚度(50毫米);現場噴涂時隨時進行檢測,每100平方米檢測5處。
6.成品保護
施工完畢后,高出部位鋸掉,低洼部位補噴;將現場垃圾、下腳料等雜物清除干凈,然后用1:3水泥砂漿做20毫米厚保護層。
先進的技術造就了優質的工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現場噴涂聚氨酯技術使本工程60000平方米水域底部保溫絕熱層質量得到了保證,同時也節約了成本。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