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雷州市依托歷史文化資源 創建新農村先行點初顯成效
瀏覽次數:775近年來,雷州市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結合安居工程,以“四通五改六進村”為載體,全市累計投入資金5億多元,啟動創建新農村1789條村莊,其中656個先行點初顯成效。目前,全市已建起特色文化村126條,其中有72條被命名為湛江市特色文化村,湛江市生態文明村78條,客路鎮被命名為湛江市生態文明鎮,有9條村被評為湛江市“最美的村莊”,坡正灣村被評為廣東省“最美的村莊”。一條條“生態、文明、和諧,村美、民富、風正”的新型農村在雷州大地涌現。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角吹響后,雷州市委市政府以“二十字方針”為指導,以宏觀的眼光,縱觀全市的農村,分析它的特點,抓出它的亮點,緊緊依托雷州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以207國道沿線村莊為主線,突出打造歷史文化、人文景觀、自然風光、生態農業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涌現出一批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交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化公園化的新型農村,贏得湛江市委書記徐少華“后來居上、現場生動、內容豐富、大開眼界”的高度評價。今年,雷州市結合安居工程,以茅草房改造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按照“整村推進、建新拆舊、整治環境、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思路和遵循“群眾自然、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民為本、尊重民俗”的原則,再次掀起了新農村建設的熱潮。今年以來,雷州市改造茅草房1萬戶,已竣工6200戶;新創建的新農村420條,其中附城賓合村、徐馬村,松竹的下坑河村,龍門德地村,英利的竹園村、墩化樓村等新農村建設已初具規模,亮點紛呈。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