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我國2007年以來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取得積極成果
瀏覽次數:10502007年以來,我國大力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取得積極成果。
嚴把土地“閘門” 有效控制建設占地規模
2007年,國家進一步加強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管理,做好農地轉用審批的規劃審查,不斷改進和強化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的審查,全面落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過加強用地預審,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得到較好執行。
2007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已使用24.87萬公頃,占全年計劃的64.3%。在報國務院批準的城市建設用地中,共核減47個城市用地1.17萬公頃,核減新增建設用地5692.8公頃,減少占用耕地3599.7公頃。從嚴審查報國務院審批的單獨選址項目用地,全年批準417個項目10.13萬公頃用地,核減不合理用地850.09公頃,其中耕地582.47公頃。
國土資源部起草了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工作方案,全國有22個省(區、市)簽訂了耕地保護責任書。2006年度建設用地項目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完成。在繼續推進基本農田示范區建設同時,認真落實中央分成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新的分配辦法。目前已完成中央分成新增費使用指南和稽查辦法的研究起草工作。
為土地使用“立標” 推動集約用地試點
國家加快了土地使用標準的修訂與新編,土地使用的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目前,高等院校、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建設用地指標編制和公路、鐵路、民用機場、電力、石油天然氣、煤炭等重點行業建設用地指標修訂進展順利。
國家進一步明確了閑置土地處置政策和防止土地閑置的政策措施,部署了開展閑置土地專項清理處置工作。要求各地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理工作。同時穩步推進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2007年前三季度,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面積大幅增長。根據全國土地市場動態監測,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工業用地18.6萬畝,同比增加6.7倍,占工業用地供應總量的13%,同比提高10.3個百分點。
集約用地評價試點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南通、成都兩市集約用地評價試點工作已經完成。在完成的10個國家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試點總結工作的同時,部署開展了4個國家級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試點工作。
啟動財稅政策“杠桿” 強化督察執法
2007年,建設用地稅費政策和規范土地出讓收支管理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國土資源部配合財政部,調整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調整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分配方式等,明確了征收范圍、調整征收的等別和標準,改變分配方式,將中央資金向基本農田多的地區和糧食主產地傾斜。
據統計,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預算指標172.6億元。通過修訂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和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將城鎮土地使用稅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倍,將耕地占用稅提高了4倍。并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政策,要求地方將土地出讓收支納入地方政府基金預算管理,確保被征地農民利益。
土地督查和執法監察的作用進一步得到發揮。目前,已落實督查工作人員133人,先后對12個省(市)開展了專項督察,向北京、河南等12省(市)發送督查建議書。監察部、國土資源部繼續開展查處違法違規案件專項行動,向北京等13個省(區、市)發文對50個案件進行督辦。2007年9月中旬,全國土地執法百日行動啟動,集中清理整治以租代征、擅自批準新設立及擴大開發區、未批先占先用等三類違規違法問題。目前已結案5.76萬件,收繳土地6605公頃,罰沒款18.4億元。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