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部分企業提薪招工 珠三角農民工就業或洗牌
瀏覽次數:992外貿環境的變化、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等,正在通過市場傳導機制,悄然改變著珠三角節后就業市場。
低端服務業提薪10%
2月15日,深圳市2008年首場公益性招聘會舉行。《第一財經日報》從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獲悉,根據深圳市勞動部門的統計,此次招聘會上,企業提供的薪酬穩中有升,其中服務行業低端崗位薪酬增幅在10%~15%左右。
無獨有偶,日前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也對使用外來務工人員超過200人以上的252家用人單位進行了問卷調查,涉及紡織、制鞋、機械制造、餐飲服務等行業。
調查數據顯示,廣州企業給新入職的員工開出的平均薪價為1160元/月,比去年同期的1024元上升了136元,漲幅為13%。調查還顯示,節后到3月,有招工需求的企業占調查企業總數的近七成,比往年增加了兩成。
不過,雖然部分企業提高了薪酬,但應聘者卻不像往年那樣熱火朝天。
廣州市社科院科研處處長彭澎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種情況可能跟因受惡劣天氣的影響導致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滯留廣東有關。他預計,今年珠三角地區的節后外來工返程高峰可能會延續至3、4月份。
據了解,因春節前華南地區部分交通一度癱瘓,今年廣東省共勸留在粵過節320萬人,而留粵過節的外來工總數則超過1300萬人。
深層經濟轉型影響
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通過加薪吸引員工,原材料、能源價格等生產要素的上漲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壓力。
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的調查顯示,紡織、制鞋等企業的平均薪酬只有960元,而這些也是近年來廣東嚴重缺工的行業。
除此之外,一直致力于廣東區域經濟研究的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教授則認為,這在深層次上與廣東經濟社會轉型密切相關。
根據亞洲鞋業協會的統計,去年珠三角有上千工廠倒閉和外遷,有25%左右到東南亞設廠,有50%左右到內陸省份設廠,而25%左右的企業目前還處于觀望狀態。
丁力表示,產業轉型的不斷推進迫使部分珠三角企業轉移或倒閉,并將對勞動力需求帶來影響。彭澎也認為,雖然沒有具體影響評估報告,但其影響是客觀存在的。
彭澎甚至表示,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以及廣東產業轉移的深入,正在通過一系列市場傳導機制影響新一輪就業形勢,往年飽受“民工荒”困擾的珠三角地區,或將在今年出現農民工就業崗位的重新洗牌。
一方面是政策要求在逐步規范,農民工的就業要求在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是在《勞動合同法》的約束下,企業用工更加謹慎,對勞動者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的調查也發現,企業對無學歷的員工需求大幅下降12個百分點,僅17%,而要求員工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達到了12%。
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消息顯示,受人民幣匯率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對外貿易政策調整等一系列外貿環境變化影響,廣東省部分私營企業以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用工需求增速整體呈現趨緩的勢頭。
據統計,廣東個體私營經濟、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用工需求下降最大,去年第四季度,上述三類型企業的用工需求數量合計減少了19.96萬人次。其中,外商投資企業用工需求17.32萬人次,下降幅度達34.93%。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