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色视频_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传区网站_中文字字幕人妻高清乱码国产亚洲精品第一页综合_美少妇自慰av无码日韩一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建設部將調整組建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城鄉”二字意義深遠
瀏覽次數:1180

  3月11日下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與全國人大代表正式見面。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啟動。

  這次國務院改革涉及調整變動的機構共15個,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具體內容包括:

  ——合理配置宏觀調控部門職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要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集中精力抓好宏觀調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要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

  ——加強能源管理機構。設立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國家能源委員會。組建國家能源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組建工業和信息化部。組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國家煙草專賣局改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

  ——組建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國家郵政局改由交通運輸部管理。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

  ——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建國家公務員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組建環境保護部。不再保留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不再保留建設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改由衛生部管理。明確衛生部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責任。

  國務院機構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強調,到2020年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專家普遍認為,國務院這輪機構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礎上的繼續和深化,體現了積極穩妥的指導思想。

  1982年以來,國務院機構改革已進行過5次。

  本次提請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清楚地標明,要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不再保留建設部。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在對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所作的說明中指出,住房問題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統籌城鄉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為深入推進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住房保障體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著力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進一步加強城鄉建設規劃統籌,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其主要職責是,擬訂住房和城鄉建設政策,統籌城鄉規劃管理,指導全國住宅建設和住房制度改革,監督管理建筑市場、建筑安全和房地產市場等。

  在對組建交通運輸部所作的說明中,華建敏介紹說,為優化交通運輸布局,發揮整體優勢和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系,組建交通運輸部。將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職責,建設部的指導城市客運的職責,整合劃入該部。交通運輸部的主要職責是,擬訂并組織實施公路、水陸、民航行業規劃、政策和標準,承擔涉及綜合運輸體系的規劃協調工作,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銜接等。

  在上一次國務院機構改革調整中成立于1988年3月28日的建設部是負責建設行政管理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原為1982年成立的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的一部分。根據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1998]5號),設置建設部。

  建設部原來的主要職能:一是研究擬定城市規劃、村鎮規劃、工程建設、城市建設、村鎮建設、建筑業、住宅房地產業、勘察設計咨詢業、市政公用事業的方針、政策、法規,以及相關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并指導實施,進行行業管理。二是指導全國城市規劃、村鎮規劃、城市勘察和市政工程測量工作;負責國務院交辦的城市總體規劃和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審查報批;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審查;承擔對歷史文化名城相關的審查報批和保護監督工作;管理城市建設檔案。三是組織制定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國家標準,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統一編號并發布;組織制定和發布全國統一定額和部管行業標準、經濟定額的國家標準;組織制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經濟評價方法、經濟參數、建設標準、建設工期定額、建設用地指標和工程造價管理制度,與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等部門聯合發布;監督指導各類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的實施。

  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公布后,圍繞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問題,記者找到建設部有關負責人及部內專家,請他們談談對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看法。他們緊扣“建設部”前綴的“住房”和“城鄉”兩個詞語做了深層解讀。

  顧名思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首要任務是住房保障建設。

  背后的政經考量令人深思——中國房地產市場制度走“市場化”路線10余年后,猛然轉身。以2007年國務院“24號文”為先導,全國住房建設工作將住房保障問題放在了首位。

  2007年底,醞釀已久的建設部住房保障與公積金監督司掛牌成立。據記者了解,該司目前工作的重點有四:一是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將住房保障工作逐漸法制化;二是抓貫徹落實,研究住房保障制度貫徹落實的科學手段;三是編制住房保障規劃;四是研究制定住房公積金管理及制度建設有關工作。

  住房問題關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住房權”也是“生存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構住房體制的大背景下,建設部提出了住房建設工作要實現“住有所居”的工作目標。

  按照建設部給出的住房保障路徑:低收入家庭主要通過廉租住房解決,外加經濟適用住房;中等收入家庭根據各地實踐可以采取限價商品房和經濟租用房的辦法解決;高收入家庭主要通過市場解決。 

  住房保障工作深受人民群眾和國務院的關注,建設部也將住房保障工作列入很高的位置。但是應該看到,我國住房體制還在完善中,房地產市場建設和房改工作仍在繼續。

  另外一個現實,也凸顯“住房”兩字前置的要義: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面臨兩條供應渠道:政府提供和市場供給。

  除此以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將繼續探索中國特色的房地產市場化道路。建設部多位領導在公開講話中都表明,中國房地產市場化道路不會變。

  建設部有關專家指出,“城鄉統籌”是城市化進程中,建設部管理職能轉變的一個顯著標志。因為以前建設部管轄城市建設和村鎮建設更多是區分對待,現在已經有2.5億農民進了城。而且,在一些城鄉結合部,城鄉界限越來越模糊。如今再講城鄉建設,城鄉一體化意味更重。

  而且,村鎮建設與城市建設工作進行重新整合和對接后,更具有“大建設”概念,對于減少部門職能交叉和提高行政服務效率都大有好處。

  相比城市建設規劃編制來說,農村建設規劃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村鎮沒有規劃,或規劃不合格。在此情況下,土地資源浪費等問題很明顯。

  從這個方面來說,“城鄉”二字沖進新組建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意義深遠。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