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色视频_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传区网站_中文字字幕人妻高清乱码国产亚洲精品第一页综合_美少妇自慰av无码日韩一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重慶三名廳級領導干部貪腐案件追蹤:警惕城建規劃權力尋租
瀏覽次數:975

  建設規劃的紅線退一點,規劃格局改動一點,普通人是難以覺察出來的,但對房地產商來說卻意味著巨大利益

  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說,調整容積率、調整規劃、改變土地用途能帶來驚人的利潤

  調整規劃目前是“封閉循環”,缺乏公示、聽證等程序,業內人士建議,應出臺詳細的規范性文件,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權力不受監督必然產生腐敗,同時也毀掉了一批領導干部。重慶市渝中區原副區長王政、渝中區委原副書記鄭維、沙坪壩區原副區長陳明三人,因收受房地產開發商巨額賄賂,近日分別被法院判處死緩和13年、10年有期徒刑。

  這起“窩案”中,三名領導干部出賣手中的權力,為房地產開發商謀取利益,受賄總額高達1100多萬元。他們的落馬不僅在社會上反響強烈,也使城建規劃中的尋租交易部位浮出水面。

  交易部位之一:提高容積率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建設規劃的紅線退一點,規劃格局改動一點,普通人是難以覺察出來的,但對房地產商來說卻意味著巨大利益。容積率就是這樣一個老百姓聽起來陌生,但只需稍微改動調高,即可為開發商帶來巨大利潤的“魔術棒”。

  容積率是指建筑區劃內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值,對于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容積率越高,可供其銷售的面積就越多,獲利越多。一塊占地1萬平方米的土地,假使容積率是3,意味著可建3萬平方米,如果把容積率提高到3.5,則可建3.5萬平方米。如果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價格出售,可以多得1500萬元。

  檢察機關調查表明,王政等人正是利用手中職權,為開發商調高容積率。2003年7月,開發商譚某找到王政,希望提高樓盤容積率。王政于是給時任重慶市規劃局用地處處長的陳明打招呼。隨后,他又在譚某遞交的申請提高容積率的報告上簽下“請給與大力支持”的意見。

  按照規定,譚某公司開發項目容積率不能超過5,但最終規劃部門還是將譚某公司項目的容積率調整到不大于7。通過增大容積率,譚某的利潤一下就增加了1000多萬元。譚某為感謝王政,先后送他100余萬元。

  2003年上半年,開發商柏某找到時任重慶市規劃局用地處處長的陳明,希望把自己開發項目的容積率由4.206調整到6。陳明便幫助其尋找調整容積率的理由,并出面協調關系。事后柏某送給陳明15萬元,并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出售給陳明及其親屬兩間門面房。

  交易部位之二:改變土地用途

  重慶市政協委員邱道持說,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說,除調整容積率外,調整規劃,改變土地用途也能帶來驚人的利潤;土地用途決定著土地的價值,商業用地和工業用地之間的價格差異可達10倍,因此一些開發商想盡辦法打規劃的主意,改變土地用途。

  2002年,重慶一房地產公司擬轉讓位于沙坪壩區歌樂山一塊面積為270余畝的土地,這塊規劃為“菜籃子”工程的土地性質為“農業用地”。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公司總經理薛某找到時任沙坪壩區規劃分局局長的王政。王政遂利用職務之便,擅自以沙坪壩區規劃分局的名義出具一份情況說明,將該地塊性質由農業用地變更為居住用地。

  薛某據此辦理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并在2003年7月以5334萬元價格成功轉讓該土地。土地性質調整后,薛某并未向國土部門補交土地出讓金。為感謝王政的多次“關照”,薛某先后送給王政共計人民幣120萬元、美元12萬元、歐元1萬元。

  2001年,重慶一房地產公司的地塊因規劃調整可能喪失開發權,董事長李某找到時任沙坪壩區規劃分局局長的王政,讓其想辦法不對該地塊進行調整。于是,王政在很多場合講政府不適于統一收購這塊地,各方面的矛盾不好協調,從規劃角度不好調整,終于使該宗地塊的規劃未進行調整。事后,李某送給王政人民幣100多萬元、港幣20萬元、美元2.5萬元。

  審批權力過大 缺乏有效監督

  邱道持分析認為,在城建規劃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有關部門的行政審批權過大,過于集中,尤其自由裁量權過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是導致權力尋租的根本原因。

  比如規劃法說不能擅自更改規劃,但并未對“若更改規劃應經過哪些程序”作出具體而嚴格的界定,更未對“一旦違反規定將受到何種懲處”作出明確規定。

  重慶檢察機關的調查表明,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等建設規劃領域成為商業賄賂案件高發區,占查辦商業賄賂案件的50%左右。

  重慶市政協常委、律師袁小彬說,調整規劃目前是“封閉循環”,有的項目是主管負責人說了算,打招呼、批條子或者依據一紙政府會議紀要,缺乏公示、聽證等程序。作為律師,他接觸大量因調整規劃而引發的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的糾紛,“這不僅侵害了購房人、相鄰關系人的利益,也影響社會和諧”。

  據他調查,重慶市相關規劃部門在對開發商調整容積率的申請進行審批時,許多情況沒有告知廣大業主,也很少召開聽證會聽取廣大業主的意見,這實際上與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也是不相符合的。

  業內人士建議,應出臺詳細的規范性文件,規定土地一經出讓,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擅自更改規劃設計條件確定的容積率,確需調整容積率,必須舉行聽證會,向社會進行公示。如果調整容積率,對于增加的容積率對應的可建筑面積部分,應當按照同期地塊對應的樓面價2倍追繳土地出讓金,從而以經濟杠桿有效防止開發商通過肆意更改規劃牟取暴利。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