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一季度和"兩會"期間全省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情況通報 粵建安函[2008]107號
瀏覽次數:1401廣州市建委、各地級以上市建設局,省直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認真抓好第一季度和“兩會”期間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我廳于3月5日至13日組織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大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檢查基本情況
全省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把防范重特大建筑施工事故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及時傳達和貫徹全國、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以及省建設廳第一季度建筑施工防范重特大事故會議精神,認真結合本地區情況,突出重點,落實責任,狠抓隱患排查整改,確保一季度和“兩會”期間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主要體現在六方面:一是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紛紛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本地區2008年施工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層層分解和落實2008年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控制目標,根據建設廳工作要求,制定2008年建筑施工隱患治理年工作方案,不斷深化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二是強化對建設各方責任主體的監管,各地依法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和相關責任人作出行政處罰,并通過媒體曝光等形式,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三是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一季度,全省共辦理48347名施工企業“三類人員”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三年延期手續。全省各地認真開展建筑工人“平安卡”管理工作,不斷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四是加強抽查、巡查和檢查力度,進一步強化了對深基坑、高支模、高層外腳手架、施工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據統計,一季度全省各地組織檢查在建工程共3728項,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1606份,停工整改通知書363份。大部分地區對施工安全重大隱患建檔登記,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對查出的隱患落實專人跟蹤整改,組織開展隱患整治“回頭看”工作,落實了隱患按要求完成整改;五是強化對建筑施工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區已組織開展了建筑施工起重機械的初次登記、安裝告知和使用登記制度,通過重點排查,及時消除一批“帶病”運行設備所存在的安全隱患,進一步加強對起重機械拆裝方案編審、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建立健全設備日常維護保養檔案、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和組織演練等方面的監管;六是全面推行《廣東省建設廳建筑工程安全生產動態管理辦法》,對有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和人員實行扣分,據統計,今年一季度以來,全省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共對215家施工企業、103家監理企業和766名相關責任人作出量化扣分處理,其中,廣州、佛山、東莞等市執行力度較大。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各地檢查情況看,由福建惠東建筑公司承建的深圳市龍崗區平湖鳳凰新村商業廣場等213項工程(詳見《第一季度和“兩會”期間施工安全檢查存在重大施工安全隱患工程一覽表》)的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管理狀況較差,施工安全事故隱患未能得到消除。檢查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ㄒ唬┎糠质┕て髽I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這類問題在外省或本省跨地區承建工程的建筑施工企業中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一是企業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在分公司及項目部未能有效執行,項目部的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項目經理不在崗,專職安全員配置不足;二是施工總承包企業對專業承包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管不力,未能嚴格審查專業承包企業的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特別是未能對建筑施工起重機械施工隊伍實施有效管理;三是企業對工程項目的安全檢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時發現主要的安全隱患,或對安全隱患的整改沒有跟蹤落實;四是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沒有結合實際開展事故救援演練或僅進行消防演練,也沒有組織項目部管理人員和現場工人開展應急教育培訓。
?。ǘ┎糠质軝z工程沒有按照工程規?;蚬こ烫匦耘鋫渥銐虻膶B毎踩珕T,尤其是一些建筑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大型在建工程,不僅專職安全員的人數不足而且沒有分專業配備,專職安全員的安全管理能力普遍較低。
?。ㄈ┎糠止こ痰母咧?、深基坑、建筑施工起重機械安裝拆卸等危險性較大工程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專家論證、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組織實施和分部分項工程驗收等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一是沒有結合工程實際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方案內容與實際不相符,缺乏針對性;二是沒有按照方案要求進行技術交底和組織施工,施工企業自檢和監理驗收手續馬虎。
(四)部分工程安全監理工作不落實。部分監理單位的工程監理規劃沒有安全生產監理內容,應當簽署的安全監理文件、資料不全,沒有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認真審查,對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多數只是口頭提出整改要求,或是發出整改通知后沒有進行跟蹤落實,監理人員對施工安全技術規范和監理要求不夠熟悉。
?。ㄎ澹┦┕て髽I對塔吊、外用電梯、井字架等建筑施工起重機械管理較為混亂,特別是在安裝、頂升、拆卸等施工環節存在問題仍然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施工總承包單位未能嚴格對專業施工隊伍的資質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證件進行核查;二是沒有制定頂升、拆卸的專項施工方案或方案內容缺乏可操作性;三是沒有結合工程實際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沒有安排專人對建筑施工起重機械的安裝、頂升、拆卸作業進行旁站監控;四是對建筑施工起重機械日常維護保養不到位,導致部分設備“帶病”作業。
?。┎糠质軝z工程安全防護措施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問題:“四口、五臨邊”的防護不嚴密,卸料平臺與外腳手架混合搭設,井字架的專用電箱、漏電保護、防護門、限速器、防沖頂裝置、攬風繩、防雷接地等不符合安全要求;工地現場使用的消防滅火器過期;在施工中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臨時宿舍與施工區的安全距離不符合要求等。
?。ㄆ撸┎糠质?、縣(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施工安全監督站對工地施工安全監管不嚴,對一些明顯的重大安全隱患未能及時發現,或對發出的隱患整改通知書未能跟蹤落實。
三、對存在問題的整改要求
針對本次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專項檢查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整改要求:
?。ㄒ唬κ┕がF場管理混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189家建筑施工企業和149家監理企業(詳見《第一季度和“兩會”期間施工安全檢查存在重大施工安全隱患工程一覽表》)給予通報批評。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將本次被通報企業、項目經理、總監理工程師的名單在各地工程交易中心的信息屏幕上進行滾動公布,時間從2008年4月10日至6月10日。有關市建設局(建委)和施工安全監督站要根據《廣東省建設廳建筑工程安全生產動態管理辦法》,對相關責任企業和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量化扣分,重點監督,并對這部分施工企業、監理企業進行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對本地區在建工程,特別是對外省或本省跨地區經營施工企業承建工程、城鄉結合部工程、工業園區(開發區、高新區)工程,要加大安全檢查頻率,對存在問題限期整改,對安全隱患及時消除,對拒不整改的企業依法嚴厲處罰。
(二)對檢查發現的深基坑、高支模、地下暗挖、高層建筑外腳手架等危險性較大工程和建筑施工起重機械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各市建設局(建委)要予以高度重視,加強督促整改。不斷健全本地區在建工程重大安全隱患現場公示和建檔登記制度,并落實整改責任單位、責任人,做到隱患不消除不放過。
(三)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施工安全監督站要組織技術力量加強對所管轄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審、組織實施等情況進行檢查,督促施工、監理企業切實重視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專家論證、審批和組織實施,嚴防因專項施工方案在編制、專家論證、審批、組織實施等方面存在問題導致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ㄋ模└骷壗ㄔO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實際,盡快制定本地區建筑施工安全隱患治理年工作方案,并按時上報省建設廳安全管理處。
?。ㄎ澹┒酱偈┕?、監理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到崗,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和組織演練,提高應急處置水平。同時,要切實組織開展對建筑施工一線作業人員上崗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全力推進“平安卡”管理制度的實施。
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這次施工安全大檢查暴露出的問題,舉一反三,認真組織開展建筑施工安全隱患治理年的各項工作,切實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嚴防重特大施工安全事故發生。
附:第一季度和“兩會”期間全省建筑施工安全檢查存在重大施工安全隱患工程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