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我省首個城鄉規劃實施評估報告論證會在廣州市召開
瀏覽次數:1438《城鄉規劃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規劃實施評估作為科學評判城鄉規劃實施效果的法定程序成為規劃制定的重要環節,即城鄉規劃(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需要修編或者修改城鄉規劃的,必須經過評估確認。今年上半年,省建設廳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要求,組織制定了《關于開展廣東省城市規劃實施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和《廣東省城市規劃實施評估技術要點》,在全省建立起規劃實施的評估機制。10月31日上午,省建設廳在廣州市組織召開論證會,對我省首個規劃實施評估報告——《〈四會市城市總體規劃(1994-2010)〉實施評估報告》(下稱《評估報告》)進行審查。廳黨組成員李新建副巡視員、城鄉規劃處李永潔副處長、肇慶市規劃局、四會市規劃局領導以及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的規劃專家參加了會議。
在聽取《評估報告》編制單位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匯報后,李新建指出,城鄉規劃實施評估是《城鄉規劃法》規定的一項新的工作,通過發揮評估在規劃實施過程中的判斷、預測、選擇、導向、激勵、約束等作用,監測、監督既定規劃成果與現實條件的符合性及其實施過程的科學性和實施效果的合理性,及時掌握城市發展變化趨勢,適時調整規劃實施的具體措施,建立起城鄉規劃編制-實施-評估-修正-提高的良性動態循環,對于強化規劃綜合統籌作用、提高規劃編制質量、提升城鄉規劃建設水平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此次四會市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要求,率先對《四會市城市總體規劃(1994-2010)》的實施狀況進行了認真評估和總結,為編制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提供支撐。這一做法,值得在全省推廣。
李新建強調,要將做好城鄉規劃實施評估工作作為貫徹實施《城鄉規劃法》的重要內容。在具體工作中,要切實落實《關于開展廣東省城市規劃實施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規定的五個原則:(一)參與式原則。要遵循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保證政府部門、專家、公眾、企業等各有關團體充分參與到規劃實施評估的監測、調查、決策的全過程,確保各方利益得到充分表達,并在決策中得到體現。(二)部門合作原則。城市規劃實施評估涉及到社會、經濟、生態等多個領域,是一個多目標的綜合評估過程,需要政府各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能保證評估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公信力。(三)公眾滿意度為指向原則。要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出發,從維護廣大公眾的利益需要出發,從實現發展公正、公平的需要出發,將公眾是否滿意規劃、規劃是否最大限度地維護和保障了公共利益作為衡量城市規劃實施績效的重要內容。(四)分類評估原則。針對我省區域發展差異狀況,對不同地域、不同類型、不同特點的城市,應制定具有差異化的分類評估標準。重點評估城市規劃是否能夠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履行好發展經濟、保護環境和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五)制度化原則。積極采取定期評估與專項評估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目標先導與實時監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科學評估,為進一步做好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各與會專家對《〈四會市城市總體規劃(1994-2010)〉實施評估報告》進行了認真審議,一致認為,報告總體思路明晰,論證較為充分,對重大問題的把握較準確,結論符合實際,成果基本符合省建設廳《廣東省城市規劃實施評估技術要點》的要求,建議從優化報告結構、加強問題成因的分析、強化量化指標評估、充實對策建議等方面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可作為規劃修編申請的支撐性文件上報。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