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深圳市環衛系統借鑒先進經驗 全力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
瀏覽次數:1933以國際先進城市為標桿 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深圳市環衛處作為市城管局下屬對環境衛生負總責的部門,在市城管局統一部署下,借鑒先進城市管理經驗,采取一系列措施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為百姓營建優美人居環境,大大提升了深圳這座現代化城市的優美形象。
加強薄弱環節環衛長效管理
“鵬城市容環衛杯”是市環衛處促進環衛水平的有力抓手。
去年,深圳市城管、環衛部門修訂完善“鵬城市容環衛杯”競賽方案,將光明新區作為獨立考評單位與寶安、龍崗兩區同組參賽;大幅度增加“環衛設施設備管理”的計分比重,把“愛國衛生”和“數字化城管”兩項調整為專項考評項目。同時,還提升環衛精細化作業的評分標準,加大對地面沖洗作業的檢查和扣分力度,強調地面潔凈見本色;采取明暗結合的檢查方式,每月組織對各區環境衛生狀況檢查、評分并下發通報,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為更及時有效地開展現場衛生檢查和督辦工作,環衛處于去年4月起調整暗檢方法,試行每周安排2-3天集中對兩個區進行檢查并通報情況,每月將各區分數進行通報。這些措施有效地促進各區良性競爭,出現比、學、趕、幫、超的熱鬧景象。
與此配套,以香港、新加坡為標桿,市環衛處著力抓好實施高標準精細化環衛管理,要求各區環衛部門、清潔企業根據新標準的要求,按照不同道路等級落實連續性清掃保潔,并開展檢查考評。為進一步提高權威性和約束力,將新標準上升為全市環衛技術規范,《深圳市公共區域環境衛生質量和管理要求》已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實施,它成為公共區域環衛質量好壞評判的標準。
特區外環境衛生一直是管理老大難。去年,市環衛處加快特區內外環衛管理一體化進程。加大對特區外環衛管理工作的指導監督,特區外環境衛生水平進步明顯,環衛作業專業化、市場化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寶安區市政道路清掃保潔業務基本實現市場化,社區專業隊伍進駐率達到100%;龍崗區大部分街道已將環衛業務推向了市場,基本完成各街道的環衛體制改革工作,經費投入不斷增加,清掃保潔外包單價得到提高;光明新區積極開展市政道路清掃保潔市場化等工作。
為了全力控制余泥渣土污染,市環衛處加強與建設、交警、交通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縱橫管理機制,印發《關于加強余泥渣土執法的通知》,與市城管監察支隊建立聯合督察機制,推進街道、渣土專業執法隊開展余泥渣土執法。同時,完善日常巡查機制,每周印發檢查情況通報,加大余泥渣土重大問題督辦,分別在各區召開地鐵工地余泥渣土管理協調會,通報交流地鐵工地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情況。去年,全市共查處各類余泥渣土違章2468宗,查處違章工地165個次,罰款165.51萬元;共發出專項督辦函24件,協調處理路面重大渣土污染案件260宗,督辦查封非法渣土受納場42個。目前,一套集余泥渣土排放、受納信息交換、車輛辦證查詢、車輛違章扣分、巡查管理和投訴處理的電子網絡系統正在試運行。
去年伊始,全市環衛系統就全面開展市政設施綜合整治和環衛設施設備清潔行動。市環衛處作為行業管理單位,開展專項檢查,對不符合規范的設施設備督促整改;組織各區城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清潔協會、各街道及清潔企業有關負責人召開了動員大會,部署整治工作;在日常巡查督辦中重點檢查環衛設施設備管理情況,納入每月“鵬城市容環衛杯”計分,組織專項檢查。目前,全市清潔行動初見成效,各區果皮箱和垃圾桶設置率、完好率大幅提高。
為杜絕垃圾運輸車輛的二次污染,去年環衛部門加強垃圾收運行業指引,著手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清運操作規程》,嚴格把好垃圾運輸車輛辦證關,大力開展垃圾運輸車輛執法工作,對于垃圾運輸車輛滴漏污染嚴重、污染反復發生的區域,組織力量重點把守,重點查處污水滴漏的垃圾車。去年,全年共辦理城市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準運證2973份,城市生活垃圾運輸車輛準運證215份;共處罰各類違章車輛3600臺次。
夯實基礎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
去年,深圳市繼續加大投入夯實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去年新增的143座垃圾轉運站已全部建成,已建成的343座垃圾轉運站通過市審計局對該項目的績效審計,各區正針對問題進行整改。為了全力推進新衛生處理廠和糞渣無害化處理廠這兩項治污保潔重點工程建設,市環衛處成立兩廠籌建工作小組,派專人駐點進行項目的監管及統籌協調,每周召開兩廠建設協調會,及時處理建設中的問題。同時,制定了“施工管理制度”、“值勤應急制度”、“施工安全責任書”等系列管理措施,全面推進工程建設。目前,新衛生處理廠按時完成了主體土建結構施工、封頂和階段性驗收,完成主體設備安裝及現場驗收,完成總投資額的60%。糞渣無害化處理廠完成了主廠區的場地平整、廠房主體工程初步驗收以及該項目除渣除砂、除臭、物料傳輸、打包機等主要工藝設備的招標和安裝工作,完成總投資額的80%,目前正在進行廠區配套設施施工和設備綜合調試;進廠道路工程預計在完成征地后6個月可實現通車。
今年,深圳市加大余泥渣土受納場建設力度。市環衛處完成《全市余泥渣土受納場中長期(2008-2030)規劃》初稿,初步確定全市28個擬選場址,8個應急受納場取得了市發改局的前期批復,龍華部九窩受納場已按應急工程啟動,于去年10月3日開始受納余土,新屋圍受納場已辦好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水徑余泥渣土受納場已完成初步設計、消防審批、水保立項審批和施工圖設計等工作,正在辦理征地手續、施工圖審批等工作;塘朗山余泥渣土受納場二號受納區擴容工程主體大壩已完工,目前正在進行綠化工程招標工作。
龍崗大型垃圾焚燒廠籌建、寶安區推進老虎坑垃圾衛生填埋場二期擴建、老虎坑垃圾滲濾液處理廠、白鴿湖垃圾焚燒處理廠、中心城垃圾焚燒廠、坪山環境園建設等基礎設施正加快推進。
去年1-11月,深圳市共征收垃圾處理費4.42億元,預計全年收費4.8億元,收繳率達94%以上,居全國領先水平,基本解決了全市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運營經費來源,全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4.17%。
各區環衛管理亮點紛呈
去年,各區結合實際,銳意進取,環衛管理亮點紛呈。
福田區導入ISO9001質量認證工作,聘請專業咨詢公司進行輔導,明確了實施目的和工作要求,并對具體工作進行部署,將環衛管理導入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軌道。羅湖區以“探索環境衛生管理新舉措、打造最干凈最優美的城區”為調研課題,按照“建設現代化核心城區,提高環境衛生的管理水平就要走國際化、精品化路子”的思路,完成調研報告并著手開展相關工作。南山區在堅持日常檢查通報、考核扣款的同時,建立了“三個二”(20分鐘到現場、2小時處理、20小時反饋)的市容環衛投訴快速處理機制,完善應急處理預案,強化組織協調,確保投訴第一時間得到解決。鹽田區大力推進環衛設施設備清潔行動,確保完好率和清潔度達到要求。工作上做到“四個一”:每天清潔公司必須清潔環衛設施設備1次,管理單位查看1次,社區城管員檢查1次,街道管理人員巡查1次。
寶安區將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達標創建作為提升城中村、社區的潔凈度,解決轄區環衛管理“短板”問題的重要舉措來抓,三年來共投入近3億元用于改造和提升社區城市容貌及市政基礎設施,圓滿完成達標創建工作,10個街道全部通過達標驗收;龍崗區為進一步增強巡查效果,制訂了新的環境衛生檢查實施辦法和評分標準,同時建立局領導和科、所、隊包點街道責任制,局領導每月帶領科室負責人對13個街道進行環境衛生聯合檢查,有效促進了轄區環境衛生水平的提高;光明新區成立市政服務中心,街道成立監督考核組,充實環衛管理力量加強巡查監督力度,提高了轄區環衛管理水平。
加快特區內外環衛管理一體化
今年,如何加快特區內外環衛管理一體化,成為環衛工作的主線。
今年,深圳市環衛處將進一步轉變職能,進一步強化政策法規擬定、行業規劃、行業監管、協調指導、檢查評比等環衛行業宏觀管理職能全面推行轄區管理責任制,督促各區加強環衛體制、機制建設,建立健全環衛管理機構,充實基層環衛管理力量,抓好日常管理事務,實現全市環衛行業長效管理目標。
同時,要加強管理,全面提升環境衛生質量。今年要把實施《關于完善環衛市場機制提升城市清潔水平的意見》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一是貫徹落實《深圳市公共區域環境衛生質量和管理要求》,逐步實現“同城同標準”、特區內外環衛管理一體化。二是協調市、區財政加大環衛經費投入,實現環衛經費來源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的目標,建立《深圳市市政道路清掃保潔分級管理目錄》,實施分級管理、按級核費,各區必須足額安排年度市政道清掃保潔經費,協調督促相關責任部門加大經費投入,不斷改善公路、鐵路、待建地、海域、河道等薄弱環節的衛生狀況。三是將實行封閉式管理小區以外的所有道路和城中村4米寬以上道路納入市政管理,實施全覆蓋管理;四是大力推進機械化清掃保潔工作,今年全市市政道路機掃率要達到45%;五是著力推進環衛作業市場化,加強環衛作業監管。今年底各區環衛作業市場化率要達到90%以上。對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處理服務的企業實施行政許可。推行城市道路清掃保潔服務公開招投標制度,制定招投標范本規范管理。推行環衛作業監理制度,實行末位淘汰,建立清潔企業誠信檔案;六是持續深入開展“鵬城市容環衛杯”競賽,落實環衛作業日常檢查考評制度。
同時,要優化垃圾收運管理模式,建設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垃圾收運系統。如制訂《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垃圾收運管理技術規范及質量標準體系;對全市垃圾收運市場進行整合和規范,促進垃圾收運規模化、集約化運營,全面推廣車載桶裝收集模式等。此外,要按國際一流標準,加快龍崗大型垃圾焚燒處理廠等基礎設施籌建。
摘自:粵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