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200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召開 姜偉新作批示仇保興周干峙作主題報告
瀏覽次數:12959月12日至14日,200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在天津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專門作出批示:“祝會議成功,為城市規劃工作做出更大貢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兩院院士周干峙、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德慈等作主題報告,天津市副市長熊建平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王靜霞主持了開幕式。開幕式頒發了200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優秀組織獎等獎項,周干峙和鄒德慈獲得2009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突出貢獻獎。
仇保興在主題報告中指出,規劃的本質在于前瞻,城市規劃的變革與發展源自解決問題。當前我國的城鎮化面臨著機動化引發的空氣污染、郊區化加劇、東西部城鎮化不均衡、水資源短缺、能源危機與二氧化碳排放限制5項挑戰。同時,低速磁懸浮巴士及膜技術與水循環利用、太陽能利用等一系列影響空間結構變化的新科技給我們帶來了希望,也給我國城市規劃變革帶來了一些新動向。這些新動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土地混合使用及控規變革方面,在建筑容積率(開發強度)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采取混合組團的辦法,同時可以學習國外的績效規劃,只要建筑物的廢氣、廢水、噪聲排放低于許可標準,就允許業主調整用途;在生態城規劃方面,規劃編制對“各種新技術”要“敏感”包容而不是排斥,規劃要協調各種“綠色設施”,發揮整體減排效應,防止相互沖突,規劃管理要“啟發”市民的創造和參與,共建生態城市;在城鎮群規劃方面,規劃編制必備的內容和大綱要科學合理,“四線”控制在城鎮群規劃中要嚴格貫徹落實,要針對流域、海岸線保護等編制專門規劃等。
周干峙指出,60年來,我國城市所發生的變化,可以說是亙古未有、舉世無雙。而所有新老城市的變化可能有優有劣,但都有序有度,都經過規劃設計。我國城市發展的巨大成就,可以概括為5大方面:一是城市數量增長,城市生活狀況、城市社會經濟水平基本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城市住房從幾千萬人、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多,增長到6億多人、人均住房面積28平方米。盡管分配使用不均衡,但人均狀況總體已脫離了貧困無房的狀況。三是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具備了相當基礎。四是城市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五是培養了一支龐大的隊伍,取得了自己的經驗。他強調,城市規劃本身的特點就是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學,也不同于社會科學,帶有明顯的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和復雜性。要分析研究眾多的城市規劃問題,就要深入研究一些重大的政策性問題和專業性問題。前者包括:市場機制、目標制定、規劃管理和法治、部門協調、民意反映和公眾參與等。后者包括:城鄉和地域布局,土地合理利用規劃,生態環境的保護改善,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利用,生產、服務設施的合理布局,大城市的綜合交通,城市的形象、建筑、環境的藝術形象問題等。這些重大專業問題影響著規劃大局,應及時研究。他指出,60年歷程,難能可貴。在最近的世界經濟危機中,我國經濟又經受住了考驗,必將進入成熟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下一個甲子,我國的現代化、民主化、市場化和城市化也必將完整地表現出來。
熊建平在致辭中指出,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鄉規劃編制工作,按照國務院批準的天津城市總體規劃結合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的定位,立足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全面抓好規劃編制工作。去年天津成立規劃編制指揮部,邀請全國各地規劃專家編制了119項重點規劃,涉及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區域總規專項規劃、重點地區規劃設計等多個層次,并通過科學論證,精心比選得到深化完善。同時,天津還對一些社會關注的重大規劃,向社會市民進行公示,廣泛征求和吸納好的建議,使方案得到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取得良好效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德慈,國務院參事陳全生,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總規劃師吳志強分別作了主題報告。
本次年會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主辦、天津市人民政府協辦、天津市規劃局承辦。年會以“城市規劃和科學發展”為主題,包含12場專題會議、5場自由論壇及兩場特別論壇。來自國內外的規劃師們就住房建設與社區規劃、城市生態規劃、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更新、園林綠化與風景環境、產業發展與園區規劃、國際最新學術進展等議題展開討論。全國知名規劃專家、規劃學會理事、全國各省市規劃局(院)代表2100余人參加了會議。年會同期還舉辦了主題為“城市規劃和科學發展暨展示建國60周年的規劃成就”的規劃展覽。
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代表大會及理事會上,通過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成員,仇保興擔任理事長,周干峙、鄒德慈擔任名譽理事長。
(來源:《中國建設報》2009-09-15 要聞一版 記者/劉月月、李兆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