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領導動態
領導動態
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情況
瀏覽次數:4126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李秉仁介紹關于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 華清]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我們請來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李秉仁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韓愛興先生、城市建設司副司長李如生先生和村鎮建設司副司長趙暉先生,現在先請李秉仁先生介紹情況。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 李秉仁]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代表住房城鄉建設部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歡迎,感謝你們關心中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近年來,住房城鄉建設部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部署,按照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安排,積極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下面我講三方面的內容:
一、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我部承擔的指導城市規劃建設,指導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管理,推進建筑節能、城鎮減排,指導全國村鎮建設,建立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等責任所涉及的工作與溫室氣體排放有著直接或間接地關系。為此,我們積極研究開展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著重在以下幾個重點領域開展工作。
(一)突出抓好建筑節能。
抓好建筑節能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舉措。目前,建筑運行能耗約占我國全社會總能耗的30%。
2008年國家頒布《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以來,建筑節能工作進一步加強。
一是依法加強新建建筑節能監管。到2009年底,全國城鎮新建建筑設計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為99%,施工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為90%,2006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96%和54%,幾年內有了很大提高。截至2009年,全國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40.8億平方米,占城鎮建筑面積的21.7%。形成了年節能能力900萬噸,減少CO2排放2340萬噸的能力。
二是大力推動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截至2009年采暖季前,北方15省市已經完成節能改造面積共計10949萬平方米。據測算,完成節能改造的項目可形成年節約75萬噸標準煤的能力,減排二氧化碳200萬噸的能力。
三是持續深入開展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工作。截至2009年底,全國共完成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統計29359棟,確定重點用能建筑2647棟,完成能源審計2175棟,公示了2441棟建筑的能耗狀況。北京、天津、深圳市能耗監測平臺均已通過驗收,并開始第二批建設試點。全國已對758棟建筑的能耗進行了實時動態監測。已確定三批共70所高校進行節約型校園建設試點,人均能耗與2005年72所教育部直屬的高校人均能耗相比,節能60%以上。
(二)積極推動低碳生態城市建設。
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進展順利。我部還與重慶、湖北、河北、深圳、無錫等省市簽署了共建協議,支持和指導地方低碳生態城市的建設。
(三)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
截至2009年底,全國建筑太陽能光熱應用面積11.79億平方米,淺層地能應用面積1.39億平方米。光電建筑應用裝機容量 420.9兆瓦,實現突破性增長。
(四)積極引導綠色建筑。
截至到2010年7月,共評出43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其中公共建筑25項、住宅建筑18項。截至2010年3月,已有19個省市已建立了地方管理機構,并獲準開展地方一二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
(五)大力推進城市污水、生活垃圾等市政公用行業節能減排。
一是開展城鎮污水污泥處理的研究。截至2010年6月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2389座,總處理能力達到1.15億立方米/日。
二是逐步開展垃圾填埋氣體治理工作。截至2010年6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及部分城鎮共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947座,其中大部分衛生填埋場都對填埋氣體進行了收集、導排和處理,填埋氣體利用項目有64個,填埋氣發電機組裝機容量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填埋氣體對溫室效應的影響。
三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自2007年以來,我部連續三年開展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目前,簽署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承諾書并參加活動的城市達114個。兩天后即9月22日也將是第四屆中國城市無車日,希望媒體能夠予以關注并大力宣傳。
(六)加速城市園林綠地建設。
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到230萬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22%,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1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66平方米。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們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及《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加強目標責任考核,切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一是強化新建建筑節能。
二是推進采暖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
三是深入開展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
四是推動低碳生態城市建設。
五是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
六是大力推動綠色建筑發展。
七是推動市政公用事業減排。
八是加強城市綠化。
三、國際交流與合作情況
我部積極與有關國家、國際組織開展關于節能減排、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方面的合作。目前,正在組織實施的有與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開展的“中國供熱改革與建筑節能”項目、與發展改革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開展的“中國終端能源效率”項目;與德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城市可持續發展、城鎮環境治理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
目前,我部與新加坡、德國、法國、英國、瑞典、意大利、美國等多個國家的有關部門簽署了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和低碳生態城市合作方面的諒解備忘錄。
我部目前每年舉辦三個較大規模的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國際會議:3月召開的“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6月召開的“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和11月召開的“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這些會議為吸收借鑒國際社會的先進理念、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提升我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的自主創新能力,發揮了重要的平臺作用,產生了積極影響。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中主要存在著五大問題需要解決
[中國新聞社記者]請問一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員,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應用情況如何?推廣起來存在哪些問題和困難?今后如何推進?有什么措施?謝謝。
[李秉仁]關于可再生能源問題,到去年年底,全國太陽能光熱應用面積11.79億平方米,淺層地能應用面積1.39億平方米。光電建筑應用裝機容量420.9兆瓦。通過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2009、2010年共支持了210個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總裝機容量182兆瓦。組織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和“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作,確定了兩批44個示范城市和86個農村地區縣級示范。
目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中主要存在著五大問題需要解決。
⑴總體規模有待進一步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潛力巨大。
⑵技術產品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⑶標準規范有待進一步完善。
⑷設計、施工、運營及維護需進一步細化和加強管理。
⑸人員能力特別需要加強。
從目前情況看,太陽能光熱總體進展較好,但還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