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色色视频_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传区网站_中文字字幕人妻高清乱码国产亚洲精品第一页综合_美少妇自慰av无码日韩一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文件通知

文件通知

關于燃氣行業貫徹落實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工作的通知
汕府建通[2010]185號
瀏覽次數:2350

各區縣建設局,各燃氣企業:

  根據市防火安全委員會《關于抓好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標準宣貫工作的通知》(汕防火辦 [2010]16 號)文件精神,為認真做好燃氣行業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切實提高燃氣企業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建設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充分認識到當前形勢下燃氣行業做好“四個能力”建設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嚴格按照《廣東省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標準》(見附件)要求,抓好燃氣行業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標準宣貫工作,落實轄區內燃氣企業認真做好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并加強對燃氣企業“四個能力”建設的檢查和督促 ,確保轄區內燃氣企業 消防安全 “四個能力”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市住建局成立以鄭麗明副局長為組長的燃氣行業貫徹落實 消防安全 “四個能力”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區縣應相應成立領導機構,加強對燃氣行業貫徹落實 消防安全 “四個能力”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工作目標和時限

  本次燃氣行業貫徹落實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工作目標是:通過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進一步健全燃氣企業消防組織,落實消防安全制度,使消防設施存在的隱患基本得到有效整改,能夠熟練操作消防設施和應急處置火災事故,打牢燃氣企業火災防控基礎,維護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環境。工作時限是:到 2010 年底,全市燃氣企業 80% 以上按照《廣東省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標準》要求實現達標;到 2011 年底,全市燃氣企業 100% 完成建設任務。

  三、全面開展“四個能力”建設

  各燃氣企業要認真按照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標準的要求,采取多種措施,高標準開展“四個能力”建設 。

  ( 一)提高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 建立防火巡查檢查隊伍,落實單位防火巡查和逐級防火檢查制度;委托專業消防設施維保單位對消防設施定期進行檢查和全面檢測;對巡查、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立即予以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制訂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及負責整改的部門、人員,落實整改資金,限期消除。

  (二)提高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 依法建立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結合實際,制訂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消防演練,確保發生火災時,起火部位現場員工和志愿消防隊能夠按照預案有效處置;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持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資格證書上崗,掌握火警應急處置程序和消防設施操作方法。

  (三)提高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員工普遍掌握火場逃生技能,熟悉逃生路線和方法;在每個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確疏散引導員,確保發生火災時,能夠立即組織引導在場人員正確疏散。

  (四)提高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在與消防安全有關的醒目位置設置消防安全標志,提示場所或物質火災爆炸危險性、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及逃生路線、消防設施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落實消防教育培訓制度,員工普遍懂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基本要求。

  四、驗收考核

  市住建局將組織對各區縣建設局、各燃氣企業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 對工作不力、進度緩慢、標準不高的,給予通報批評,并將燃氣企業 消防安全 “四個能力”建設納入企業經營許可以及年終評先內容。

  附件:廣東省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標準

  附件:

廣東省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標準

  一、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

  (一)單位應實行逐級防火檢查、巡查制度和火災隱患整改責任制。

  (二)單位應定期組織開展防火檢查、巡查,及時發現并消除火災隱患,及時填寫檢查、巡查記錄并簽名,嚴格落實交接制度。

  (三)消防安全責任人每月、消防安全管理人每半月至少組織一次檢查,單位內設部門負責人每周至少對本部門落實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執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等情況開展一次檢查;員工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進行本崗位防火檢查,及時發現消除火災隱患。

  (四)單位及其內設部門組織開展防火檢查內容:

  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和落實情況;

  2 、滅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況,室內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無損壞、埋壓、遮擋、圈占等影響使用情況,消防水源是否充足;

  3 、消防設施、控制設備運行、記錄情況;

  4 、消防車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有無堵塞、鎖閉情況;

  5 、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設置及完好情況;

  6 、有無違章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裝修、裝飾情況;

  7 、電氣線路是否破損、老化、連接松動,有無私拉亂接電線、違章使用電器等違章用電情況;

  8 、有無違章用火、用電情況;

  9 、消防控制室、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在崗在位情況,各項記錄是否真實準確,突發事件處置是否得當;

  10 、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預案的編制是否合理科學,演練是否經常;

  11 、員工消防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

  12 、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儲存、銷售單位、場所的工藝裝置、緊急事故處理設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靜電措施落實情況; 13 、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

  (五)單位組織開展防火巡查內容:

  1 、有無違章用火、用電情況;

  2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有無堵塞、鎖閉情況;

  3 、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情況;

  4 、消防安全重點部位人員在崗在位情況;

  5 、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等情況。

  6 、其他消防安全情況。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其他社會單位應對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每日至少進行一次防火巡查;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應當每二小時進行一次防火巡查,營業結束時應當對營業現場進行檢查,消除遺留火種;醫院、養老院、寄宿制的學校、托兒所、幼兒園應當在夜間進行不少于兩次的防火巡查。

  (六)員工上班前、下班后防火檢查內容:

  1 、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2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有無堵塞、鎖閉情況;

  3 、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情況;

  4 、場所有無遺留火種;

  5 、其他消防安全情況。

  (七)發現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 對下列違反消防安全規定的行為,單位應當責成有關人員當場改正并督促落實。

  1 、違章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的;

  2 、違章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等違反禁令的;

  3 、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響疏散通道暢通的;

  4 、消火栓、滅火器材被遮擋影響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5 、常閉式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影響使用的;

  6 、消防設施管理、值班人員和防火巡查人員脫崗的;

  7 、違章關閉消防設施、切斷消防電源的;

  8 、其他可以當場改正的行為。 對不能當場改正的火災隱患,發現人應當向消防安全管理部門或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報告,按要求整改并做好記錄。

  (八)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對火災隱患整改負總責,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有關部門負責人、員工應當認真履行火災隱患整改責任。

  (九)消防安全管理部門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接到火災隱患報告后,應當立即組織核查,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責任人和部門,報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審批。對隨時可能引發火災的隱患,應立即采取確保安全的防范措施。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措施,為整改火災隱患提供經費、物資和組織保障。

  (十)火災隱患整改責任人和部門應當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實整改措施,并加強整改期間的安全防范,確保消防安全。

  (十一)火災隱患整改完畢后,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組織驗收并做好記錄。

  (十二) 對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或公安派出所責令改正的火災隱患,應當立即進行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告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或公安派出所。

  (十三)單位及其內設部門的防火檢查、防火巡查以及員工上班前、下班后的防火檢查應做好記錄并形成完整的紙質檔案資料。

  (十四)單位要將消防安全管理相關信息及時錄入廣東消防網“社會單位消防 e 網管理系統”。

  二、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

  (一)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配備消防設施、器材。

  (二)單位應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包括下列內容:

  1 、組織機構,包括:滅火行動組、通訊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

  2 、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

  3 、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4 、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5 、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三)單位要定期組織消防滅火演練,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至少每半年演練一次,其他社會單位至少每年演練一次。

  (四)單位消防控制室應當建立、懸掛《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職責》、《火災接警處警程序》、《消防控制室管理應急程序》。

  (五)單位員工應當熟練掌握下列內容:

  1 、報警電話和報警方法;

  2 、本單位的消防設施、器材、火災報警按鈕、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3 、滅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設施的使用方法;

  4 、初起火災的處置程序和撲救初起火災的基本方法;

  5 、本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六)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除應熟練掌握員工熟練掌握的內容外,還應熟悉本單位滅火力量和撲救初起火災的組織指揮程序。

  (七) 員工發現火災應當立即呼救,起火部位現場員工應當于 1 分鐘內展開滅火工作,并采取如下措施:

  1 、利用現場滅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設施滅火;

  2 、利用電話或火災報警按鈕撥打“ 119 ” 電話報警、報告消防控制室或單位值班人員;

  3 、利用安全出口或通道引導人員疏散。

  (八)值班人員確認火災后,立即通過單位內部電話、有線無線對講系統、警鈴、廣播等方式,發出火災信號,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同時撥打“ 119 ”電話向消防隊報警;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涉及的人員,立即按照預案分工,迅速展開滅火和疏散救援。

  (九)發出火災信號后,單位應當于 2 分鐘內全面投入滅火救援工作,并及時采取如下措施:

  1 、通訊聯絡組按照滅火和應急預案要求通知預案涉及的員工趕赴火場,向消防隊報警,向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的指令下達有關員工;

  2 、滅火行動組根據火災情況利用本單位的消防器材、設施撲救火災;

  3 、疏散引導組按分工組織引導現場人員疏散;

  4 、安全救護組負責協助搶救、護送受傷人員;

  5 、現場警戒組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火場,維持火場秩序。

  (十)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應當經過專業培訓合格,持證上崗,能正確、熟練操作本單位的自動消防設施。

  三、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

  (一)單位應根據本單位實際 , 配備相應的火場疏散逃生裝備、器材。

  (二)單位應制定疏散逃生預案,定期組織疏散逃生演練,提高疏散逃生能力。人員疏散逃生時間要達到: 5 層以下樓房 2 分鐘內; 10 層以下樓房 5 分鐘內, 30 層以下樓房 10 分鐘內, 30 層以上樓房 15 分鐘內。

  (三)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員工應熟悉本單位疏散逃生路線以及引導人員疏散程序,掌握避難逃生設施使用方法,具備火場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四)單位發生火災后,其員工應能迅速判明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立即按照疏散逃生的基本要領和方法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逃生。

  (五)人員密集場所員工在火災發生時應當通過喊話、廣播等方式穩定火場人員情緒,消除恐慌心理,積極引導群眾采取正確的逃生方法,向安全出口、疏散樓梯、避難層(間)、樓頂等安全地點疏散逃生,并防止擁堵踩踏。

  (六)發生火災時,組織、通知人員疏散應按以下順序進行:

  1 、 二層及以上的樓房發生火災,應先通知著火層及其相鄰的上層;

  2 、 首層發生火災,應先通知本層、二層以上各層;

  3 、 地下室發生火災,應先通知地下各層及首層;

  4 、 嬰幼兒和老、弱、病、殘人員應當優先疏散。

  (七) 單位應當根據自身特點設置以下消防安全標志或圖示:

  1 、 在醒目位置設置一張單位總平面圖;

  2 、 每個樓層或房間設置一張疏散指示圖;

  3 、 每個消防設施器材設置一個使用方法標牌;

  4 、 每個安全出口設置一個安全出口標志;

  5 、 疏散走道每 20 m 和走道轉彎處設置一個疏散指示標志;

  6 、消防車通道每 50 m 設置一處提示性標牌;

  7 、 每個危險場所或部位設置一個警示性標牌;

  8 、 影劇院、網吧、卡拉 OK 歌舞場所等場所應在每臺營業電腦、顯示設施上設置提示性疏散圖示。

  (八) 人員密集場所應在主要出入口設置“消防安全責任告知書”和“消防安全承諾書”,在顯著位置和每個樓層提示場所的火災危險性,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及逃生路線,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一)單位應當制定內容全面、可操作性強的年度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計劃或實施方案。

  (二)單位應當確定消防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和專(兼)職消防宣傳教育培訓人員。消防宣傳教育培訓人員應當經過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培訓,具備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

  (三)單位應當購置或制作書籍、傳單、手冊、報刊、雜志等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資料,懸掛或張貼消防宣傳標語,采用展板、專欄、廣播、電視等形式,以及利用廣東消防網“消防知識技能 e 網培訓系統”、當地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基地定期組織員工開展消防教育培訓。

  (四)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特殊崗位員工應經有關消防培訓機構培訓合格,實行持證上崗。

  (五)員工上崗、轉崗前,應經過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合格;在崗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并做好記錄。

  (六)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員工可登錄廣東消防網“消防知識技能 e 網培訓”系統,參與消防安全網絡教育培訓。

  (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員工通過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應掌握以下內容:

  1 、消防法律法規、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等;

  2 、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3 、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規程;

  4 、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應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識、技能;

  5 、本單位安全疏散路線,引導人員疏散的程序和方法;

  6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內容、操作程序;

  7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需要的其他內容。

  (八)單位應根據自身特點全面開展消防安全“三提示” :

  1. 消防設施標志。如 : 在消防設施、器材附近適當位置 , 用文字或圖例標明名稱和使用操作方法;

  2. 提示性標志。如 : 在顯著位置設置單位總平面圖 , 樓層、房間設置疏散指示圖;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按規定設置疏散指示標志;

  3. 警示性標志。如 : 在危險場所或重點部位設置禁止性標志。

  (九)人員密集場所應向社會公開承諾,保障消防安全疏散條件,落實消防安全措施,在顯著位置和每個樓層提示場所的火災危險性 ,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線 , 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