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本地新聞
本地新聞
產業興旺、生態和美 | 潮南兩英美麗圩鎮建設靚麗出圈
瀏覽次數:1934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精神,住建部門今年開展了美麗圩鎮攻堅行動。汕頭市30個圩鎮參與了攻堅行動,潮南區兩英鎮堅持因地制宜推進美麗圩鎮建設,突出多元化、特色化、品質化,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亮點紛呈,成效顯著,充分發揮了省級城鄉融合發展中心鎮試點示范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提前達到了示范圩鎮的標準。
一、以清拆促整治,推動圩鎮環境提質
堅持“鎮村同治”,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持續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拆除主干道違規廣告和違章搭建,清理積存垃圾911噸、313處,清理河道、池塘、溝渠等水域漂浮物和障礙物281處,拆除沿街破舊雨棚、遮陽篷等破舊附屬設施310處,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191處、4270平方米,拆除亂搭亂建違法建筑164處、293227平方米。強化交通勸導工作,整治占道經營亂擺賣行為1118宗,整治公共空間亂貼畫行為1513處,整治車輛亂停放行為2383宗,各村(社區)全部達到干凈整潔標準。
二、大力治理“三線”,優化美化道路景觀
一是在仙斗村、溪北路、陳沙公路等主干道開展“三線”整治工作,捆扎、規設導線7100米,拆除導線4300米,拆除、遷移表箱7個,整治戶外“三線”亂架現象;二是積極開展“三線下地”工作,在南山智慧產業片區配套項目一期工程—東英路路面改造工程在設計方案中就采用了“三線下地”的改造方式。兩英鎮華英東路、溪北路、兩銅線兩英段、墻新社區世紀大道等主路路段均實現“三線下地”。
三、狠抓建設管理,提升環境衛生質量
一是建立環衛常態管理機制。政府購買鎮區五條主干道日常保潔服務。各村(社區)采取社會化購買方式,做好村居內保潔管理工作,垃圾收集設施覆蓋率、保潔覆蓋率達到100%。二是做好垃圾壓縮轉運工作。建成鎮級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2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1個,并配備密閉垃圾轉運車3輛,“村級收集—鎮級轉運—區級處理”的垃圾治理體系基本建成,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四、完善設施配套,實現污水處理達標
一是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秋風村、圓山村等8個分散式污水處理站點建設,總設計處理規模為0.13萬噸/日。完成兩英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及二期擴建工程建設(擴建3萬噸/日污水處理規模),現兩英污水處理廠總設計處理規模為6萬噸/日,日均處理污水量約31000立方米,出水達到五類水標準。二是推進污水管網建設。建成市政管網管道141.125公里,鋪設雨污分流管道約562公里,基本覆蓋兩英鎮人口密集區域。
五、重視公共服務,加強體系能力建設
一是改造提升農貿市場配套基礎設施。啟動墻新社區富新市場配套設施升級工程。二是加強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主要快遞公司和物流服務單位在鎮區均有服務網點,快遞配送網絡基本形成。三是提升鎮綜合文化站服務效能,依托圖書館兩英分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公共文化場所開展文明志愿主題宣講活動,打通教育群眾、關心群眾、凝聚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四是改善兩英鎮中心衛生院和村居衛生站醫療服務條件,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應急能力。
六、堅持便民利民,推進智能化信息化
一是建設陽光服務型政府。升級改造兩英鎮政務服務中心,完善大廳座椅、電子顯示屏、“粵智助”自助機、AED急救設備等配套設施,基本形成“一站式辦理、一章式審理、一窗式通辦”便民服務制度。二是積極加快5G通信網絡基站建設,基本實現5G網絡覆蓋。三是鼓勵光伏發電項目建設,4個光伏發電項目完成項目備案程序,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推動圩鎮綠色低碳建設發展。
七、生產生態雙驅動,經濟環境兩手抓
一是推進產業示范帶建設。申報潮南區南山智慧產業片區配套項目一期工程(龍嶺老廠房片區首期產業升級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專項債10.8億元。以龍嶺老印染廠房片區“工改工”試點項目為抓手,“規劃圖”變為“建設圖”。二是建設生態環境示范帶。依托兩英鎮生態公園、濱河公園和墻新公園現有基礎,規劃推出生態公園(二期),串聯并入兩英大溪生態環保、景觀休閑示范帶。
八、強化保障能力,持續美麗圩鎮建設
一是發揮優勢,抓早謀劃。發揮陳沙大道“雙創走廊”門戶、南山智慧產業發展平臺、龍嶺老廠房片區“工改工”改造和深圳市對口幫扶的政策優勢,提早謀劃項目儲備,整備盤活土地、建設運營園區,探索科技驅動型、產業驅動型城鄉融合發展模式。二是強化保障,推動落實。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爭取駐鎮幫鎮扶村等專項資金和社會資金支持,持續深化美麗圩鎮建設。